再闻不如一见的名言,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完整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23 09:51:54

“皆兄弟也”,从左至右,依次为:胡焕庸、胡世泽、胡适、胡先骕、胡定安,1948年3月30日

3月的南京,乍暖还寒,从北平来的胡先骕还穿着棉袍,胡焕庸的西服马甲清晰可见。年纪最长的胡适居中,旁边是胡先骕与胡世泽,最年轻的胡定安和胡焕庸立于外侧。拍摄的时间应当早于下午三点,据胡适当天的日记记载,三点后与王世杰有重要谈话。

这张照片里的几位“兄弟”,数胡先骕与胡适结交最早。新文化运动伊始,胡先骕先后写有《中国文学改良论》《评〈尝试集〉》《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学阀之罪恶》等文,与胡适论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胡先骕在文章中回顾,“北京大学诸教授中最知名者,当推胡适”,不过,“将来历史上之评论,恐怕只是新文化运动之倡导人,(胡适)学术上之成就,则殊有限”(胡先骕:《北京的科学化运动与科学家》,《北京史话》,58页)。虽然胡先骕早年曾激烈批判胡适的文学观点,其后对胡适的学术水准也不太恭维,但在随即到来的大规模“胡适思想批判运动”中,胡先骕却拒绝批判。

胡适与胡世泽都从事过外交工作,为中国的抗战事业谋求国际支持。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中美达成了“桐油贷款”协议,使中国获得了急需的国际援助,有力地支持了抗战。胡世泽为推动联合国的成立与《联合国宪章》的诞生出力颇多。如同胡适名言:“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胡焕庸的另一位老师竺可桢与胡适是上海澄衷学堂的同学。合影前的一个月,在胡适与法学家周鲠生(1889-1971)关于“如何看待国际形势,如何对待苏联”的论战中,胡焕庸支持胡适的观点,并对苏俄在雅尔塔会议上,攫取旅顺、大连以及中长铁路,侵占了中国利益而极为愤慨。

胡适与胡定安也是熟人,而且胡适还有一个很相近的临时别号叫做“胡安定”。胡定安在留学回国后,积极推动卫生行政建设,倡导卫生运动和教育,促进中国公众卫生水平的提高。胡适也曾大声疾呼:“医学关系我们的生命,关系我们爱敬的人的生命。”“我们实在太缺乏新医学的常识了。”(西格里斯著,顾谦吉译,胡适校并作中译本序:《人与医学》,1936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的“行宪国大”上,胡适曾安排胡定安与陈存仁等医生前去慰问绝食的“退让代表”。

据报人胡健中回忆:

七七卢沟桥事变初起时,庐山开了一个谈话会。这个会里被邀出席的共有四个姓胡的:胡适之胡次威胡定庵(安)三先生外,我也是一个。这时(蒋百里)先生正在庐山,一天晚间,……一见面,(蒋)先生便喝(很)噱地说道:“这次出席的人中间。幸而只有你们四胡,如再多一胡,中国岂不要大乱了么?”时亡友刘湛恩先生均在座,为之大笑。谈话会中出席诸君子亦引为美谈,传了很广。(胡健中:《吊蒋百里先生》,《蒋百里抗战论集》,1939年,新阵地图书社,《附录》20、21页;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所添)

意义何在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照片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气质,是多少文字也难以表达的。尤其是通过老照片与文字资料的印证及咬合,还能带来更为丰富的历史现场感。但遗憾的是,老照片上的人物经常会被认错。徐志摩、朱自清的一些重印著作封面上用了胡适小照,吴宓家乡报纸的整版纪念长文中仅有的两张人物照片“乱入”了青年方玮德与老年陈寅恪,搜索引擎上,外交家张歆海屡屡被误认为宋子文,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被当成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而周诒春又常被认作“身兼三主任、五教授”的温源宁……如此张冠李戴,不胜枚举,显示出今人对前人形象的无知与漠然。

“皆兄弟也”照片的辨识,胡晓江教授开始于2018年,到2020年5月东元成功收官,历时两年,阅读资料达百万字,中途每每碰壁,几度停滞不前,真真体会到了研究历史的艰辛。两年的苦苦追寻,为《胡先骕全集》中另外一些重要合影的辨识打下了基础。又过一年,全集中的半数合影认出了全部人名,半数合影有了突破性的新发现,还纠正了几处先前研究者的错误。在无数次充满“温情与敬意”的凝视之后,我们终于有幸重睹那“天才成群而来”的年代中,历史人物的意气风发。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丁晓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