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法律法规心得体会,学习法律法规体会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23 19:52:40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实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1)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实践中,

一是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认识水平,注意从浅到深地分阶段、分阶段教育。小学阶段着重于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初步理解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从小培养遵守法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初中阶段着重学习与日常行为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提高学生遵守法律意识的高中阶段主要学习法律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意识,依法享受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同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系统地教育学生基本的法律常识,帮助学生确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他们识别是非的能力,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二是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指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学,结合思想道德课、社会课、语文等学科教育,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的中学,结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渗透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

(2)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学效果。

一是举办主题班组会、模拟法庭、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通过宣传法律故事,进行典型的案例审理等,对学员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依须依靠居委会、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进行某地区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活动,协助家长进行监护工作,共同进行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对行为异常学生的协助教育,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来源,确保学生不成问题。

(3)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的目的。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了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根据青少年的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重点协助少数有不良行为和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预防和减少犯罪。

一是要求各中学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动教师对全体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重点掌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信息,同时,学校领导、老师结对帮扶,防患于未然。

二是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学习后进的学员,往往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也是后进的,我们要求学校加强领导,成立转型后进生工作领导小组,排出转型后进生工作计划,排出后进生名单,分析后进生现状、原因、家庭情况、校外交往工作人员,填写后进生情况登记表,确定负责教师……

本文完整版请移驾访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