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的繁体写作 “羨 ”,下部不是“次”,左边比“次”多了一个点,是“三点水”旁。
这个比“次”多一点的字其实就是“垂涎三尺”的“涎”,是“涎”本来的写法。楷书写作“㳄 ”,是个会意字,甲骨文这样写:右边是面朝左跪坐的一个人,张开嘴巴,左边是口中流出的口水,见到美味很馋,但又吃不上,于是“垂涎三尺”。
“次”与“羡”既无语音上的联系,也无意义上的联系。《说文解字》:“次,不前不精也。从欠,二声。”
它的左边的两点,原来是“二”字,其实不是声符,是表义的。二,在这里就是次一等的意思。“不前”,意思是不靠前的,“不精”,意思是没有经过选择的,所以我们今天说没有被选中的产品叫“次品”。从“欠”,与“㳄”字里的“欠”意思不一样,“欠”在“次”字里是欠少、欠缺的意思。可见,今天写作“羡”,下面的“次”是不可解释的。
“羡”字从羊,但它的意思并不是说想要得到羊肉。作为形符的“羊”在这里符号化了,指代一切能够引起人贪欲的事物,这个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因为前一句说自己想要渡河却没有船,所以后一句的“羡鱼”并不是指羡慕鱼,而是说看着别人钓鱼,自己连鱼竿都没有,只能对着鱼眼馋而已。不过无论是渡河的船,还是钓鱼的竿,都只是暗喻他想入仕做官,却苦于无人引荐。他写这首诗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就是希望张丞相能为他引荐。
现在说起“羡”字,大家马上想到的应该是“羡慕”“艳羡” ,“羨”和“慕”“艳”是同义词。跟“羡”的本义比,“羡慕”“艳羡”的意思有了微妙的变化,指看到别人有某种长处或好处,自己也想拥有,“贪而欲得”的意味消失了。比如前面说到的“羡鱼”是想要得到鱼的意思,而如果说某人羡慕鱼,那是指他觉得鱼的生活方式很好,自己也想像鱼那样生活。
下期预告: 羊牛猪马都是群居的动物,为什么群字选羊来造字呢? 汉字解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