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心里的感受是:很真实、很简单、也很美好,这是一家三口最好的模样。杨先生也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杨先生的丈夫是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我也读过他写的《围城》。夫妻俩有着共同的文学兴趣,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勉励。尤其记得杨先生回忆当时陪钱老在牛津大学读书时的轶事:拜访朋友、煮饭洗衣,虽是日常琐事却有很多乐趣。女儿圆圆更是一家人的开心果。钱先生童心未泯,最爱和圆圆“作戏”。父女二人又最喜读书,所以,家里最常见的情景就是三个人围坐桌前读书。令人好不羡慕。可不曾想“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女儿和丈夫先后离她而去,只留杨先生孤独一人。她说“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没有了家人的家对于杨先生就只是寓所。是啊,家人在,家才在。2016年,世纪老人杨绛走了,她终于能和家人团聚了。
(杨绛一家三口)
小时候,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忙着小生意,无暇同时照管我和弟弟。直到我上中学,我们一家人才算是真正的“团聚”。母亲性格刚强、聪明能干,在物质上总是尽力满足我和弟弟。但是我却羡慕别的孩子每天去学校都梳着漂亮的辫子,因为觉得烦琐,从小学到中学母亲都不允许我留长发。其实我和母亲的关系不错,有什么事儿我总是第一个想到她。我知道这些年来她和父亲供我和弟弟上完大学很不容易。工作之后我回家的时间少了,可每次回去饭桌上全是我爱吃的。我也会受不了她的暴脾气,这几年她身体不大好,言语间稍有不如意就生气。
(家人)
和母亲比起来父亲则显得深沉内敛。他会给我和弟弟讲很多道理,教育我们要懂得艰苦朴素。虽然我和弟弟背地里笑他是“老古董”,但他的话现在想来的确没错。更难得的是,我和弟弟有什么想法,只要切实可行他都会支持。然而父亲却很少过问我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我主动联系他。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我自知对他们的关心实在太少。出嫁的时候母亲说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常回来。我知道,父母在,家就在。
我的女儿已经八个月了,长得很可爱,笑的时候眼睛像弯弯的月牙。她还很贪吃,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我想给她营造一个幸福的生长环境,我希望她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也是全天下所有母亲共同的心愿。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做父母的,我也曾把尿片穿反、把奶瓶打翻,女儿哭闹的时候老公也一度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有一天,老公特别认真的对我说他很担心。我奇怪的问他担心什么,他说担心以后教育不好女儿,怕她学坏。我被他过早的担忧逗乐了,也知道他是真的疼爱女儿。有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已经长这么大了,开始咿呀学语了,甚至于已经尝试在地上挪动脚步了。我的父母曾经也是这样看着我长大的吧,他们心里又装着多少期盼呢?冬夜,听着女儿规律的鼻息声,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原来,家在,温暖就在。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母亲说父母要懂得适时“退出”子女的人生,这不是远离,只是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每每想到“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便心酸不已,因此,便愈发懂得了感恩与珍惜。家是什么?相亲相爱的人住在一起。这是我见过的最真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