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文,关于脱贫攻坚优秀作文的开头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24 20:52:51

近年来,佳县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人才、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人才引擎”增实力。为真正盘活人才资源,使县人才库各领域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佳县不断创新用人机制,畅通人才供需通道,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储备和提升干部后备力量。开展“蓄、选、育、管、用”专题调研,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储备人才、奠定基础,已储备村干部后备力量648名;举办返岗干部能力提升培训9期,“六能”科级后备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1期,村级后备力量“雏雁”培养专题培训2期,累计培训150余人;制定“百名优秀年轻干部三年培养计划”,实行日常发现、动态管理、持续培养机制,建立“六能”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纳入全县优秀年轻干部150多名;举办佳县网络直播人才培训班5期,共计876人次。

二是推进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建立佳县各领域人才数据库和紧缺人才目录,聚焦医疗教育、农林水牧、康养旅游等领域,引进一流专家团队2个、紧缺急需人才58名,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开展第三批县管人才选拔推荐工作,评选出县管拔尖人才61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45名;组建百名人才服务团,开展各类帮扶活动12次,培训枣农500余人;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年度考核工作,评选出优秀人才6名,打造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8个,拍摄人才宣传片2部,积极营造尊才、爱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是建立健全新乡贤人才库。开展新乡贤资源摸底调查工作,摸清数量、分布、构成及联系方式,按照“一人一档、分级建档、明确作用、发挥专长”的原则,建立县、镇两级“线上 线下”新乡贤信息库、人才资源分布图和各类智库,切实将各领域优秀人才纳入工作范畴,做到底数清晰、数据详实、动态管理、实时更新;依托“秦创原”平台建设,通过搭建联络平台、组织宣传引导,促进在外新乡贤返乡创业,开展技术合作、成果转化和科创投资,形成“创立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磁场效应。

二、“绿色引擎”添活力。为充分发挥红枣种植优势,佳县引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深加工处理方式,把枣芽茶作为新时期枣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茶叶生产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做足做好“枣”文章,让枣农的钱袋子鼓起来。

一是举办技能培训。政企联合举办枣芽茶制作技能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深入讲解枣芽采摘、摊晾、*青、揉捻、烘干、做型、安全生产等理论知识,深入枣林地进行现场实践演示,全面提升枣农枣芽采摘技术。

二是畅通销售渠道。所采的枣芽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把关收购,乡政府统一收集。陕果集团定时、定点集中采购,边收购边加工生产,结合线上 线下进行销售,积极开发线上电商平台,并在市县多地铺货。同时,与政府各部门建立合作关系。

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全方位、多层次开发红枣深加工产品,创新打造“葭州睡叶·黄河眠茶”等体现佳县特色的枣芽茶品牌,大力培育红枣产业发展新业态。据悉,目前已收购红枣芽5000余斤,酸枣芽2100余斤,村民经济收益近43万元。

三、“红色引擎”激内力。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佳县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整合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擦亮佳县红色文化名片,打造党员干部重温党的历史、追寻红色记忆、回顾红色历程的主阵地,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一是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先后修复了党中央*转战佳县旧居15处(14个村庄),*题词纪念室1处,沙家店战役指挥所1处,革命烈士及人物纪念碑、馆、陵19处,陕北特委活动地6处,重大红色历史事件旧址9处,重要人物旧居7处,战争年代发生过重要作用的黄河渡口4处。依托革命纪念馆和党性教育培训中心,统筹利用“*转战陕北路”“东方红干部学院”等资源,主动承接起以“传承红色赓续血脉”“励志成长”为主题的干部教育、中小学生研学等红色文化体验活动。

二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推出研学精品课程,举办红色电影、红色书籍、红色旅游等红色研学2期,联办红色教育2期;发展具有神泉特色的“佳州神泉天然弱碱水”“神泉君粮”等特色品牌,用活红色资源,做大产业文章,让“红色 ”成为富民强村的“新引擎”。

四、“种养引擎”注动力。为大力发展种养产业,佳县依托区位优势,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持续发力种业振兴,在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上不断探索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和机制,逐步探索构建融合层次深、利益联结紧、参与主体广、农民收益多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加速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努力跑出共同富裕“佳速度”。

一是发展生态养殖产业。为农户免费赠送优良土鸡苗、优质白绒山羊种羊,积极发展土鸡散养庭院经济与推进羊子舍饲养殖标准化试点村建设,加快养殖改良繁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制定养殖奖补政策,投入集体资金,建设标准化圈舍,完善牛棚、草料储存间、疫病防治室、粗饲料加工机械、混合饲料加工机械、疫病防治、消毒、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设施,建立区域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模式;立足“肉鸡 蛋鸡”双向发展思路,采用“室内纯粮食圈养 室外有机物散养”双集合的科学养殖模式,投资建成集厂房饲养、室外活动、饲料加工、乌鸡屠宰、真空打包、礼盒包装为一体的乌鸡养殖厂,形成长期存栏2000余只、年产肉鸡500只、乌鸡蛋1.8万斤的养殖规模,预计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二是夯实种业振兴基础。新增万吨级饲草料加工厂1个,带动新增种植玉米2万亩、高粱2万亩、谷子1万亩、大豆1万亩、饲草1万亩,年利用残次红枣5万吨以上,直接带动260人就业,预计产值1.1亿元/年。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29万亩,实施“一户一田”5000余亩,土地流转2万余亩,推广渗水地膜高粱谷子20万亩。

三是优化特色肉食品产业布局。重点围绕生猪、肉牛、肉羊、肉驴4大养殖支柱产业布局,引导佳县东奥牧业、佳县高盛养殖合作社等链主企业参与肉食品全产业链建设,整合原有榆佳经开区农产品加工项目、佳县食品产业园项目,集中打造肉食品全产业链示范项目,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推动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依托榆佳经开区区位优势,投资1.4亿元,实施佳县食品产业园和榆佳经开区农产品加工项目,新建集标准化厂房、水泵房、消防水池、加工车间、分割车间、待宰棚、研发中心等为一体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基地,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实现生猪屠宰量3万头/年,牛/驴屠宰量7500头/年,羊屠宰量15万只/年,年产各类熟肉制品1500吨、冷鲜调理肉制品3000吨,年产值可达4.5亿元。

下一步,佳县将继续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丰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特色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为推动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张凯

编辑:樊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