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一诗作者存争议,或为唐代张旭,或为宋代蔡襄。诗作灵感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桃花溪幽美景色,抒发向往世外桃源之情。
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勾勒远景,云烟缭绕中若隐若现的长桥,营造幽深神秘氛围。近景则描绘水中嶙峋岩石和飘落桃花,渔船轻摇,清幽明丽。
诗人站于石矶,询问渔人桃花源所在,既融入画面又表达向往。结尾以问句收束,留下遐想空间。全诗构思巧妙,由远及近,由实入虚,文笔简练清丽,意境空灵缥缈。
-2-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村即事》描绘垂钓者深夜归来,懒得系船就上岸就寝的情景。诗作通过简单事件反映江村生活,展现诗人无羁无束的老庄思想。
首句"钓罢归来不系船"为全诗关键,后续诗句由此展开。诗人巧妙运用"纵然""只在"等关联词,解释不系船的原因:即使夜里起风,小船也只会被吹到芦花浅水边,无需担心。
诗作以个别反映一般,通过小事刻画江村情事,显得生动新巧。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营造出真切恬美的意境。诗人笔法巧妙,以退为进,使诗意曲折深蕴,体现了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3-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展现了草原、笛声、月夜等元素,如同一幅恬淡水墨画,体现农家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牧童劳作的辛勤。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绘广阔草原,"笛弄晚风三四声"展现悠扬笛音。"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刻画牧童饱食后卧月休息的悠闲情景。
诗作语言朴实清新,展现了牧童生活的闲适与无忧。同时,诗中暗含劝诫,建议钟傅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牧童形象可能象征智者,为迷失官场的钟傅指引方向。全诗意境优美,蕴含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