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是一篇小议论文,第一课时在讲解之前先学习一下议论文的小知识,基本知识之后进入课程的学习,因为它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用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从文言文的角度来学习,正音释义,划分节奏,理解全文大意;
一、作者作品导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谁在历史上赢得了这样高的评价?导入《诫子书》的学习。
“诫”,并不是泛泛而论讲大道理,而是有明确的目的:劝告儿子用心学习,争取能成为一个君子,这是一个父亲写给挚爱儿子的书信。
2.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提出著名的“隆中对”,促成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他忠心侍主,辅佐后主,先后五次伐魏,因积劳成疾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绝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其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若干。其子诸葛瞻,诸葛尚一家三代均为国家捐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写作背景:《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二、文体知识学习:
1.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2.《诫子书》属于家教、家训一类性质的书,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听读正音并划分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集体朗读,小组讨论,借助注释翻译课文。提示可以用“组词法”来进行,即将单音节字变为双音节词,帮助学生整理文章大意。如:
静:宁静。 俭:勤俭。学:学习。
3.翻译接龙,概括大意,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主要从议论文的角度来分析,翻译全文之后理清层次,并赏析课文。
一、梳理层次(虽说是教参指引,但分析时还是略感别扭,总觉牵强)
提出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然后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面)。
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面)。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二、分析课文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诫儿子勤学励志,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概括做人治学的经验,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2.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有需要修养,道德造就人才,需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3.本文是如何进行论述的?(查阅资料,觉得从以下思路逻辑展开比较合理,立足于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年幼儿子的不放心去考虑会更合理些)
①为什么要去学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因为诸葛亮希望儿子成为君子。
②应该怎样学习呢?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在学习上,一要“静”,二要“志”(正),不能淫慢险躁(反)。
③不学习会怎么样?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不努力学习就会年驰、意去、不接世,成不了君子了。
4.“静”与“俭以养德”之间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能清心寡欲,内心世界才能保持宁静,不会因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也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志当存高远”这句话对应原文中的哪句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议论文,为了让学生读通读懂,我将诵读与研读相结合,在学习议论文的基础上,这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迫“淡泊宁静”的价值。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快节奏社会里,对于中学生而言,如何“立定志向专心向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为让学生透彻理解,将北大的“韦神”韦东奕两个馒头一瓶水的生活至简的态度与他的成就讲给学生们,没想到他们一瞬间理解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还谈论了不少内心的领悟。孩子们年龄小,虽然懵懂,希望学习本文之后,能给他们内心埋下一个“静”的种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