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出生于清朝,是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主张修身律己,注重品德修养和自我约束。在其临终之时,留下了诫子书,也是他的临终遗嘱,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曾国藩
他说:“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曾国藩做了三十几年的高官,位极人臣。但是自己在学业上面一事无成。并且认为自己在德行这一方面,也没什么值得认可的。而今老矣,现在到了这个年纪,徒剩一些悲伤之意。为自己羞愧,感到惶恐。
曾国藩对自己有着极高的标准,在旁人看来他已经是成就非凡,相当优秀,但是他自己仍然觉得还不够,做的还不够好。曾国藩的谦逊品质,值得我们后世之人好好学习。后来曾国藩临终之前,留下四条教诲,这是他处世之道,为人之本。也是给他兄弟们的宝贵财富,望他们能谨记。
下面我们来学习下曾国藩的第一条教诲: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做人要修身养心,养心的难处在于慎独,那什么叫做慎独?我们先从字面意思理解。“慎”,代表着谨慎,慎重,小心的意思。“独”,意为孤独,独自,独处。联合起来理解就是,我们一个人的时候,面对任何事,都需要保持一个小心谨慎的状态,此为养心的基础。
能做到慎独的境界,那么在自我反省的时候就不会因为一些事情,而感到内疚和亏心,更不惧天地鬼神!翻译成白话文来说就是“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所谓“问心无愧”。做事讲究一个问心无愧,这便是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道。
后面说道,只有内心没有愧疚的事情,这样才能泰然自若,内心才能够感受快乐、满足、宽广和平和。这是人生达到自强的首要方法,也是寻求快乐的首要方法,是保持自身,修身养心先要去做的事务!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曾国藩的第一条教诲:慎独则心安。我们人生中要做到问心无愧,处之泰然,自强不息,也要每天开心,慎独则心安,这就是我们学到的好办法!
慎独则心安
曾国藩的第二条教诲: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曾国藩由内而外明言一一列举,他说做人内心要专注、静心、纯粹、专一,在外在要整齐且有威严,这便是在做人的态度上下了功夫的。古语有云“人靠衣装马靠鞍”给与别人不同的观感,受到别人的尊敬程度也是不同的。我们在生活上也是一样,学习需要专注专一用心,外在的形象,也要下一定功夫维系。
在交集会客方面,曾国藩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出门就像见贵客一样,要展现出和百姓祭祀先祖一般表现出的恭敬,体现出人的气质与精神状态。我们能看到出来,这个是曾国藩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尊重,这种尊重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大有脾益的。
如何对待百姓?曾国藩认为,应该先要自我修行,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自己的品德,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然后对待事情用心,对待百姓不去敷衍,保持自己恭敬态度。用自己的能力或者品德来带动百姓,来造福百姓。与百姓共处融洽,则能够天下太平,安定和谐。这就是对待百姓的态度。
最后曾国藩总结道,人的聪明睿智就是这么来的。如果能保持庄重、敬畏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不断努力进取,自身就会越来越强大;如果总是贪图安逸、放纵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懈怠、懒散。我们应该以平等、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人多还是人少,都要尊重对方。如此,则能够让自身变得强健壮大,那又有什么问题呢?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曾国藩的第二条教诲:主敬则身强。对待自己,要努力进取,好好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人对事,需保持敬畏,摆正自己的态度,对待百姓更要如此。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能力和品德,能够吸引到有才能的人,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亦能壮大己身。不如说曾国藩这是对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王道思想做了参考。
主敬则身强
曾国藩的第三条教诲: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这段话说,凡是人的出生,皆是得到了天地的生养。以天地之间的规则与道理,来组成一个人的性格,以天地之间的气机精华来组成人的外貌形象。所以,曾国藩认为自己与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同一个来源。我们知道,传说中女娲照着自己的模样捏出泥人,也可以从侧面说说女娲是人类的始祖,人是同一个源头。
后面他又说,如果我们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施仁爱于百姓,这有悖天地之本源。至于那些位高权重的人,高高在上,他们应有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职责。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更有范大家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彰显他宽广仁德的胸怀,曾国藩与他的言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说读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小有所成时,即应该有用于造福百姓的思想,自觉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承担起一定的责任,这个有点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说法。
为什么要求仁爱?曾国藩给了一个例子。他说孔家圣人教导弟子,都是主张的仁爱的中心思想,而其中最深切的,便是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文中的立,近似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三十而立的立,意喻立身、立业。这里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意味着去先帮别人立起来,立业也好,解惑也好,立学也罢。你去施以援手,施以仁爱,去成就他人,他人也会来成就你,你想要念头通达,你需要先帮其他人,这个地方的仁爱有点像是一种帮助后的回馈,也说明很多时候,你需要去主动。你经常用仁爱去成就他人,别人哪有不喜欢你的呢?“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这里的归,也有归心的意思。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曾国藩的第三条教诲:求仁则人悦。这么看来曾国藩讲的也是一种做人的方法,别人为什么对你归心?因为你仁爱,仁德,你有人格魅力。
曾国藩实体书
曾国藩的第四条教诲: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这段话说的是一个人他每天穿的衣服和他每天吃的食物,与他日常做的工作和出力多少是相称的,如此能得到旁人的称赞和鬼神的认可,认为他是在自食其力。大家看得到付出,认为你劳有所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假若一个农夫或者一个农妇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勤耕、织布,直到年尾才能收成一些粮食和一些布。而富贵人家一年贪玩享乐,无所事事,却锦衣玉食,高枕无忧,还能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公平的事,是鬼神所不允许的事情,这哪能持久?曾国藩认为你自己有多努力你就能过上多好的生活,付出的劳动和获得的收益是成正比的。如果你贪图享乐,过的锦衣玉食,那么这种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后面他举例,说古代的明君圣主,贤德宰相,哪一个不是无时无刻不以勤劳来自我勉励?人家君主和宰相都是以勤劳来勉励,更何况是我们?我们更应该效仿圣贤的完美品德和精神,以勤劳而上,而不是去贪图享乐。
在生活中,曾国藩也明确说明了,做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他说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努力的去锻炼技艺和本事,磨练自己的筋骨,知道自己的困境,勉励自己一直前行,让自己有危机感,才能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智慧。我想到一句非常贴切的话,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需要随时随地的有自我危机意识,更何况比你优秀人的都在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来贪图享乐?如果你贪图享乐,那就会面临淘汰。
后文这句“为天下计”,更是衬托出百姓永远是曾国藩心中的重中之重。如为天下考虑,也必定是要让自己,把百姓放在心上,宁愿自己饥饿,处于溺水的危难中,也要心怀百姓,如果百姓有一人没又得到妥善的安排,那都是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要去这么对待百姓,曾国藩也做出了一定的说明,他说你看古时的大禹、墨子都是以勤俭,奉献自身的精神来拯救百姓的,我们也要心怀百姓才是。
勤勉则能长寿,安逸则会早日夭折,勤奋则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任用,而安逸就会因为没有劳动而被舍弃掉。勤奋就能广泛地救助百姓而让神祇感到钦佩敬仰,安逸就对他人没有任何贡献,从而连鬼神都不喜欢。曾国藩用个人的勤勉和古代先贤的精神为中心思想,发自肺腑写出了第四段“习劳则神钦”的教诲,意喻勤劳能够更好的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和智慧,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百姓,亦得到上天的眷顾。
曾国藩家书
在最后曾国藩为这四条教诲做了个一个总结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说,这四条教诲,是他人生数十年,为人处世感悟所得,你们兄弟要记下来,要遵守,并且传给后代子孙,如此,曾家就可以长盛不衰,每一代都会有人才。
读完这四句教诲,脑海中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这四句教诲,不停地在轮转,我们似乎真的应该好好去听听好好去学习一下。曾国藩的诫子书,庆幸我读的不算晚,感谢您的教诲,此言流传千古,吾辈当勉,身体力行,安民立命。也推荐大家好好的去读下原文,你们会有自身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