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敢肯定这都是当年你流产造成的,上帝总会惩罚做了错事的人!”桑迪妈妈总是会恶毒地对桑迪说这些话。而桑迪每次都会泪流满面。
桑迪28岁,一头棕色的头发,长得很漂亮,她结婚了,有自己的家庭。桑迪一心想要个孩子,却始终没能如愿。
*的事情,一直困扰着她,经常让她不开心,和妈妈诉说她的沮丧,妈妈却对她说这种伤害她的话。
小时候的桑迪长得很漂亮,发育早,12岁就亭亭玉立,受到很多男孩子的喜欢。
一次,父亲发现她和男孩子吻别道晚安,被父亲骂坏女孩、不要脸、会下地狱的,声音大到整个小区都能听到。
父母的咒骂让桑迪觉得自己会真的受到上帝的惩罚,于是破罐子破摔,15岁的时候和那个男孩发生了关系并*了。
她决定打掉孩子,但家里的人快气疯了。
指责她,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孽。
为了让父母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她用自*来威胁。
从此,桑迪觉得自己是没有权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她后悔,希望一切可以重来,她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关爱。
可父母,不止上千次的提醒着她犯的错,数落她的劣行,说她一定会下地狱受到惩罚。
桑迪除了受这些痛苦,他还不停的自责,他拼命地说服自己,一切的遭遇是自己造成的,自己完全是咎由自取,并竭力的为父母开脱伤害她的责任。
她认为是自己让父母失望的,尽力想补偿他们,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他的这种行为让丈夫很崩溃,所以两人经常吵架,婚姻陷入危机。
但桑迪却没有半点办法,只想做到让父母原谅自己。
其实,犯错的桑迪那个时候还是孩子,父母不应该用那么极端的方式去惩罚她。
而是应该同情她,帮助她重新开始新生活。
然而,桑迪却认为父母是在正尽力拯救自己的灵魂,他们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好,要不是深爱着自己,他们才不会管她、在乎她呢!
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二)
现在来看看,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对下面这些话很熟悉吗?
“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好”,
“他们当时只不过是想帮我”
·父亲冲我大吼大叫是因为母亲老是惹他心烦。
·母亲酗酒只是因为孤独。如果当时我能多在家陪陪她就好了。
父亲打过我,但他不是真的想伤害我。只是想给我一点教训而已。
母亲对我不理不睬,是因为她自己的生活本就不开心。
如果你对这些话不陌生,或者说你心里面想过甚至你也说过这样的话,那很不幸,你的原生家庭,你的父母都属于是有毒的,这种有毒的家庭模式心理学上称它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他们打着“爱你,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做什么都是为了你”的旗号,却做着伤害你的事。
这样的父母不打你,不骂你,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可以操控着你的一生。
更可怕的是,明明他们的行为已经给你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你还非常执着的竭力为他们开脱责任。
(三)
苏珊在《原生家庭》这本书里给我们列出了七种有毒父母的类型,第一种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他们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
是个人都会犯错,人无完人,父母也没有不会犯错的父母。
如果都信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想法是不是太细思极恐了!
难怪武志红老师会在他的心理著作《为何家会伤人》中说道:“‘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无数谎言的,NO.1。
之所以会如此绝对的说它是谎言,是因为它很容易被驳倒。随便网上搜一搜都能找出很多不爱孩子的父母,那些例外,那些一个个骇人听闻的现实事例,真的是让人恐怖到极点。
在文章开头女孩桑迪的例子中,苏珊博士说桑迪用了半年的时间,在心底精心筑起一道防御墙。
这种防御墙在中毒的成年子女群体中非常普遍。
他们是由各种不同的心理构建组成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否认、合理化、投射。
这其实就是被有毒父母伤害后,孩子通常会采取的三种防御机制。
1.否认
否认就等于装。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心理防御方式。
它借助虚假的现实来极力缩小,甚至是否定痛苦的生活经历所产生的影响。
由否认带来的宽慰不过是暂时的,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2.合理化
合理化就等于自我欺骗
将不合理的事情变成合理的、可接受的,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掩盖自我的伤害。
比如:“他们当时只不过是想帮我”“他们这么做只是因为……”
3.投射
投射就是愤怒的转移。
将对父母的怒气投射到跟父母有相似特征的异性身上去。
因为孝道的原因,即便对父母有多大的怒气,一般也不敢对父母发火,只敢对着比自己弱的人发泄怒气,比如伴侣、孩子。
(四)
神圣的父母给孩子制定规则,对孩子进行审判,造成孩子终生痛苦。
要想停止伤害,必须将这种有毒的父母拉下神坛,让他们回归凡人姿态。
只有你具备勇气实事求是地看待他们的时候,你才能在与他们的关系中找到力量的平衡,然后停止这一切。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们分析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是如何给孩子和孩子的成年后生活带来伤害和影响的。
其主旨如《原生家庭》作者所说,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
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