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哔哩哔哩@动动枪
如果他敢于冒险,等到最后1秒,排名依旧是3,将会险胜;如果最后1秒,有其他分数高的同学进入,在收网时排名变4就意味着滑档了……
桔子那年高考报志愿,前半小时系统风平浪静,桔子在不同分数档学校之间来回“试探”;时间剩余20分钟的时候,桔子就不敢动了,她不停地输入验证码查看实时排名;
本来以为情况基本是稳了,倒计时五分钟的时候,桔子的实时排名开始波动,她和父母都慌了,心砰砰直跳。
为了稳妥,父母在旁边一直劝她退出来,进入省内211,可桔子想坚持报考省外的学校。
一直到倒计时三分钟的时候,志愿规划师出动了,他一边指导桔子不停地输入验证码,一边根据桔子的志愿,辅助她切换学校,最后桔子以第二的排名,报考了自己愿望清单中一所院校。
难怪网友笑称:内蒙古志愿填报需要准备一个方圆十里内网速最快的地方、一个心理素质极强的操盘手、一个经验丰富的参谋。
2
内蒙:全国倒数的考生人数
排名前列的高考志愿填报机构
上文提到关键时刻出手的内蒙志愿规划师,其实每年高考,家长会专门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请当地熟悉政策的报志愿机构出手。
这里的高考志愿报考机构可非同一般,生源覆盖全省各校70%以上的学生,高考前2-3个月,考生家长就会提前预约好志愿填报指导;
高考结束后,高考志愿报考机构会联系考生进行估分、志愿填报指导等。
其实报考机构全国各地都有,但内蒙古独占200多家,在数量上一骑绝尘。
小宇的妈妈很早就帮他联系好了志愿报考机构。高考后,志愿机构为他匹配了专属志愿填报老师,老师先联系小宇进行估分,根据估分情况,帮他选定了院校范围。
之后,老师为小宇做了意向职业测试,也遵循小宇的意向地区、围绕院校情况和专业等信息和他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小宇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
报考当天,重头戏来了。
当时小宇想报考的学校在内蒙古计划招生106人,在填报志愿的数个小时内,他的分数始终排到81名上下。在志愿填报系统关闭前的1分钟,他的排名已经被挤出百名外;
报考老师问他“还冲吗?”他在仅剩十几秒的时候,看排名还在百名外,“冲不了了!保!保!保!”
他一边喊一边看操盘手迅速敲击键盘,输入保底学校的编码,在秒针归零的瞬间点击了确认键。
图片来源:星视频
围观这一场志愿填报下来,你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说内蒙考生的志愿填报,需要一个专业团队。
往往这种时候的考生本人和家长,早已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只剩规划师和操盘手们,还能在最后几十秒保持清醒,反复修改、迅速填报。
不过,据悉这类咨询公司一般走稳健路线,以不滑档保住招牌为目标。
真想在关网前一秒拼刺刀,还得嗑着救心丸自己上。
3
志愿填报迎来新改革
为什么内蒙要实行这一独特的网报志愿模式?
据悉,之前内蒙古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实行的是梯度志愿。
传统梯度志愿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照顺序排列的志愿。在第一志愿录取时,遵循分数优先原则进行投档,当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
这种“知己不知彼”模式,容易导致“高分落榜”或“高分低就”的残酷现实。
所以,为了不盲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试图从“信息公开”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