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负担还是资源?”继大家写小书的“中华经典通识”后,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推出“中华经典百句”丛书,两套书的主编、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在前言中提出这个问题。他的答案十分清楚——“所谓‘传统’不是过往存在的一切,而是被身处时间下游的我们在此刻所看取、认同和实践,从而得到延展、生发的那一部分。我们不是被动地承受‘传统’的影响和作用,而是在承受的同时,站在我们当下的立场,努力尝试着塑造‘传统’。”
7月11日,“中华经典百句”(第一辑)举办新书首发式,丛书包括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复著《周易百句》,浙江大学教授傅杰著《论语百句》(增订本),复旦大学教授陈正宏著《史记百句》,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著《老子百句》,陈引驰著《庄子百句》和复旦大学教授吴震著《传习录百句》。用陈引驰的话来说,“中华经典百句”系列,有意择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且对当下有积极启示的经典文本,寻章摘句,直取关键,对原句加以易解的注译,缀以解说者的认识、领悟和发抒,期待读者能与解读者一同窥一斑而略识全豹。
“中华经典百句”(第一辑)
经典有很多类型,构成的方式不一。“中华经典百句”系列丛书选“百句”左右来传达、阐释其中精义。会不会如同“七宝楼台碎拆下来,不成片段”?陈引驰用两个比喻回应。其一是“月映万川”。每一个水波里所映出的月光固然不是月亮本身,但确实是月亮映现的光亮的一部分;其二是“盲人摸象”,可能每个人摸到的都不是全体,而是象的某一部分,但所触摸的实实在在是大象的鼻子、腿、身体,问题不在于摸到的只是大象的局部,问题在于不能局限于此,要通过把握这些片段的特征,进而去触摸更多部分,把握象的整体。“人们对经典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我们也不妨从这些片段逐渐往前走,认识会更丰富,走近乃至走进经典与传统文化。”
骆玉明表示,以“百句”为名,实则是解读经典的入口处或游览图,旨在降低阅读门槛,引导读者深入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经典及其领域的长期研究者,尤其对非文史专业背景的读者而言,“百句”系列是亲近经典的理想途径。
(左起)王振复、骆玉明、陈引驰、傅杰
王振复提到,《周易百句》取得不俗市场反响,由此可见经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从复旦到浙大,傅杰教《论语》课已经超过二十年。《论语》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注者、论者非常之多的典籍,傅杰提到,多年前撰写《论语百句》时采取借力的方式,在每节《论语》原文下,引用前人、时人较好的解说,加以连缀。此次增订本在编辑的协助下,为引语增添书名或篇名,增加了学术含量,希望对读者更“有用”。
陈正宏表示,作为主要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学生编写的入门读物,《史记百句》的主要目标是让青少年读者对流传至今、耳熟能详的佳句名言,与《史记》这样的文史名著的关联得到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了解《史记》中包含名言警句和成语的段落,逐步理解世界的多元和人性的复杂。
傅杰、陈正宏(右)
吴震也谈到当今阅读《传习录》的意义,“阳明是生活于16世纪的古人,距现在已有五百多年,但他的思想对晚明后的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宋明理学是孔孟儒学的新发展,而阳明心学又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内容,将儒学提升到新的高度。‘百句’的选择和阐释,包含了作者个人的眼光。所选是否精彩,要由读者评判。”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认为,“中华经典百句”以摘录“金句”的方式,延续中国历史悠久的“语录体”传统,以高度凝练又不失亲切的呈现,达成对接受者自我主体的思想碰撞或再造。“经典百句”的摘录形态,又为解读者对意义的*或读者的自由联想提供了契机。“不妨说,中华历史文化信息经由经典的积淀,在不同时代总能折射出新的光芒。”
“对今天的读者而言,艰深厚重的著作从头开始读下去可能勉为其难,但一段一段地读,日积月累,说不定就读完了——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样一种接触经典的方式对读者来说比较‘友好’,可能也比较有效。”陈引驰说。
伴随新书上市,基于“中华经典通识”和“中华经典百句”,中华书局成立了“中华经典共读会”,每天带领读者共读一句中华经典,每月共读一本图书。读者群里的读者来自各个行业,友好而有效的实践已经开启。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