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得先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渲染故事的真实性。故事往往不真,但偏要讲真的,以此给读者陌生化的惊奇]
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宝葫芦”传说的,但“我”不是传说。又形成对比、张力,以此引发悬念、惊奇][友好、平易的叙述语气、情调,有吸引小读者的作用]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上文说讲“我和宝葫芦”的故事,这里却又说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似乎故事里有故事,两个“故事”似乎相同又不同。这些复杂关系,引人思索。用有张力的我与奶奶的对话描写,把“洗脚讲故事”的场景具体化,特别具有生活情趣,适合小朋友阅读][洗脚与讲故事是对比、对立的,但都是奶奶发出的动作。对小孩子来说,“讲故事”是好的,而“洗脚”则是不好的,是对自由的伤害,所以,要用后者来平衡、弥补。这个对比,活现儿童的心理、情趣。因此,“洗脚-讲故事”是一个很巧妙的对比、反衬结构]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指甲呀?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重复渲染上面的巧妙结构,使儿童的的心理-文章的趣味性充分表达。只不过把“洗脚”换成了“剪指甲”,但结构的功能效果不变]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到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来的。[略写四次宝葫芦的的故事,与上文的详写形成叙述速度、节奏的对比、张力。详写,叙述速度慢,略写叙述速度快。有慢有快,富有变化,避免阅读的审美的“疲劳”]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宝葫芦的功效-功能:心想事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想到我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是会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想能做算术题]
我和同学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想会种向日葵][以上两段,渲染现实中没有宝葫芦,只有幻想。与故事的美好形成对比、反衬]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明知是幻想,但仍生盼望,盼望宝葫芦-盼望心想事成]
[本文写“我”对宝葫芦故事的喜爱,是因为对宝葫芦的喜爱;对宝葫芦的喜爱,是因为对宝葫芦的功能的喜爱;对宝葫芦功能的喜爱,是对心想事成的喜爱;对心想事成的喜爱,是对生命自由之美的喜爱]
[本文叙述的多次对比、反衬(包括详略对比)的张力,形成了文章的动感的节律、节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