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
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事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1、结绳记事用一根绳子或多根绳子打结。如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不可能产生文字,所以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2、契刻记事契刻是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二、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比如图画,用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勾画出来。
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比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过了才会叫它为“象”,逐渐的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人们能认识就够了,这便是原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