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语文课本,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免费复制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8-25 22:31:15

荷塘月色朱自清语文课本,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免费复制(1)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1927年7月某个仲夏夜晚,朱自清任职清华大学期间,突然想起校园荷塘里的风致,于是便带上门去赏,殊不知这一赏就促成了一篇流风淌韵的旖旎美文。

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相当复杂,当时民国社会正遇黑暗,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既无法投笔从戎身先士卒,却也无法平息内心对现状的不满与焦虑。于是,他只好通过其他方式排遣心中愤懑。

这篇文虽然文笔优美、想象丰富,深受读者喜爱,但在此之外,我们很容易在字里行间捕捉到朱自清的抑郁、惶恐与无奈,他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做到,只好以荷塘的好风景来抒发自己的坏心情。

荷塘月色朱自清语文课本,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免费复制(2)

相信大家都记得,曾在学生时代学过这篇课文,其中那一段描述荷花的段落还要求背诵。众所周知,《荷塘月色》长年被收录进中学语文教材,然少有人知的是,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篇文章就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推荐下被选入课本,不过,叶圣陶做了一些修改,删掉了一段。

我们知道,虽然《荷塘月色》堪称家喻户晓,拥有很多热爱者,但也有人质疑过此文的价值,且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小解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高二时学的这篇文,当时读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句时,脸上不禁挂上了红云彩。

荷塘月色朱自清语文课本,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免费复制(3)

是的,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青春懵懂且躁动的时期,这样赤裸裸的修辞简直让人把持不住。不过,叶圣陶在意的并非这一句,而是文章最后朱自清引用的一段古文。梁元帝《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采莲赋》是南朝梁元帝写的一篇抒情小赋,主要描写了少男少女荡舟嬉戏的场景,着重体现的是生活情趣,读来难免有暧昧艳丽之情。这样的情节放在教材里显然是不合适的。一对对"妖童媛女"舟上放浪已是过分,而梁元帝的描写又非常之艳动。

荷塘月色朱自清语文课本,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免费复制(4)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美女摆动着娇柔的细腰,欲行又止,频频回眸传情。说白了,梁元帝此举并非是歌咏少年少女青春洋溢,而在于占有。《采莲赋》末尾还有一首诗,是朱自清所没有摘录的,是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这不是民间采莲生活风貌的再现,而是充斥着帝王后苑的生活情趣。所以,叶圣陶考虑到种种因素,遂决定在课本中将这一段古文引用删减而去。用余光中先生的评价来说就是:"都是引经据典,仍然不脱国文教员五步一注十步一解的趣味。这种趣味宜于治学,但在一篇小品美文中并不适宜。"

荷塘月色朱自清语文课本,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免费复制(5)

不过,显然朱自清引用《采莲赋》是有一定用意的:南朝梁的少男少女天真无忧、荡舟取乐,美好的爱情在荷叶间传递,那是多么明朗的一天!而反观自己,却只身处于黑夜之中,这个黑夜不仅仅是眼前的夜色,而更是笼罩在社会大环境的黑夜,朱自清压抑、烦闷、苦恼。两种情绪对比,则后者之伤愈加浓厚了。

删减就意味着韵味失调,这也是为何那么多学者为此发声的原因。当然,作为语文教材来讲,叶圣陶的建议并无不妥,他是出于教育的目的。不过幸好,小解发现最近数年的语文课本中恢复了《采莲赋》的内容,这为更好地理解《荷塘月色》提供了帮助。但不少家长却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应当继续予以删减,不知大家认为如何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