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千与千寻》里面有一段话是:谁也不知道,哪个人和你说了再见以后,就再也不见了。
01
想起第一次恋爱,他在西安上大学,那一次我们学校放假比较早,室友正好是西安的,于是十二月中,和她搭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到了西安。为了他的那一句“你要是来了西安,我带你玩”我就真的去了。
很久以后的一个夜晚,第一次和朋友提起这段恋爱的开始,下火车踏上那座完全不熟悉的城市,却满心雀跃的感觉还让我感叹:那应该是我最勇敢的一次了吧,为了一个人奔赴一座城,可真酷。
虽然,最后只是孤勇。
在西安的一周,四天里,和室友玩了两天,然后我一个人搭好几个小时的公交,去看兵马俑和西安历史博物馆,还有一天下午去接他。
现在想想,如果他也有意,我应该不会有一个人的时候;如果他也有意,我不会需要偌大的校园,一个人看着手机地图寻他。
主动才有故事,我主动开始了这段故事,却在一次又一次的主动里,得不到回应。和他相处了近一年,最后平静分手。
记得我们二月份最后一次见面,他坐上地铁对我说再见,手机不久收到一条短信:已上车,勿念。
到现在我也仍然觉得“勿念”这个词,是离别的极致温柔,只是说的那个人再也不见了。
02
这样由亲密到再也不见的离别,经历得挺多,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到大学,有多少曾经亲密无间的人,一场考试,一段距离与时间,就把两个人变成再也不见。
我是一个很念旧的人,以前我总是对这样的离别,这样的再也不见,耿耿于怀。
后来看了150定律,也就释怀了。
这个定律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左右。
突然好奇人的一生会遇见多少人呢?
看了豆瓣年度最扎心短片《我们一生中会遇见多少人》里这么说:人这一生会遇见8263563人,其中会打招呼的有39778人,会变得熟悉的有3619人,会彼此亲近的只有275人。
结合前面的150零定律,就会发现离别其实是人生常态。离别常有,绝大部分人,注定只会和你走一段路。
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于是对一些人的离别极尽挽留,最后遍体鳞伤。
记得有一个知乎高赞回答: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遇见某一个人的概率远远小于1/1000,认识某一个人的可能也远小于1/100000,如果你拥有一两个可以称得上知己的人,那么你们生命轨迹的交汇只能用奇迹来形容,连哈雷彗星撞地球这么小的概率竟然都被你碰上了。
所以啊,那些同班同学的缘分之大,不是说说而已。我现在和你见字如晤也是莫大的缘分。
03
对任何人且行且珍惜。你也不知道,Ta究竟是你的什么程度的朋友。
也许哪一天,一个平常的日子,一个朋友便再也不见了。
也是哪一天,一个平常的日子,遇见那个人,成了你一生的知己。
电影《后会无期》里面说:“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话,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不知道下一场离别在哪,唯有对每一个“再见”认真祝福,认真道别:
珍重,勿念。
我是小已,感恩遇见,祝你今天愉快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