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及尧、舜、禹各个时代各部族的人们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比如历史上的夏朝的疆域就很小。历史学家童书业先生认为:“夏之疆域,东似不能过郑州,西似不能过华山,南似不能过伊水流域,北似不能过今天山西长治县”。但是建立夏朝的开国之君大禹曾任舜帝的司空之职,因治水有功而获得天下的爱戴后建立夏朝。大禹则出生于西南的古羌族,而《史记·夏本纪》说:“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司马迁还列出了大禹的族谱世系,黄帝——昌意——颛顼——鲧——大禹。唐代张守节所撰的《史记正义》云:“父鲧妻脩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长,本西夷人也。大戴礼云‘高阳之孙,鲧之子,曰文命’。杨雄《蜀王本纪》云‘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於石纽’。”唐初李泰主编的《括地志》云:“茂州汶川县石纽山在县西七十三里。华阳国志云‘今夷人共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犹不敢放六畜’。”在中国古人看来,三皇五帝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祖先,就连长期与中原人为敌的匈奴人也与华夏民族有共同的祖先,《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自然出身于羌族的大禹也属于正统的华夏民族。尧、舜、禹时代,中国人口的迁徙范围就已经很大了,出生于西南蜀地的大禹到舜帝的都城(今山西省永济县境内)作司空,可见人才流动的范围之大。这样远距离的人才流动,自然有流动的通道。大禹和他的父亲鲧就是从川西北翻越巴山、秦岭到达中原地区的。据《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曾到汉水源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使得汉中地区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大禹从舜帝的都城来到汉中,应该是再次翻越秦岭。
陈仓道
《华阳国志·蜀志》中有古蜀国国君“卢帝攻秦,至雍”的记载,说明那时的蜀国非常强大,其军事力量能翻越秦岭到达渭水流域。而蜀军攻至秦地,必然经过汉中地区,并翻越秦岭。卢帝率领的蜀军的攻到雍城(今陕西凤翔),其进军路线应与后代的陈仓道、嘉陵道相一致。
大散关
汉高祖刘邦采用韩信之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散入秦夺取关中。曹操翻越大散关,平定氐羌,夺取汉中。诸葛亮陈仓道出兵北伐曹魏。安史之乱唐明皇仓皇西逃,陈仓道雨打梧桐,悲泪霖铃。
古栈道
褒 斜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