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与方式。“有话好好说”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完美境界!
现实生活中有几种说话的表现形式:书面语言与口语交流,二者相同之处都是说话,所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直述,前者叙述。而直述又细分为“直截了当”和“拐弯抹角”;然叙述则”前铺后垫”与“旁敲侧击”。
现在的人们在快节奏里生活着,本来事事都应该突出一个“快”字,如同我们待人处事要“快人快语”一般。可有些人偏不好好说话,把一个其实挺简单的事情,通过嘴里说出来后,就变得复杂化了。仅仅说一下也就罢了,竟然还乐此不疲。硬要往镜面似的一池秋水里扔颗石子,产生些涟漪,或者希望生成出浪花来,这种“拐弯抹角”的“本事”真的令人生厌。
如此说来,“拐弯抹角”乃贬义词了?非也!老祖宗发明的东西,都带着满满的智慧与谦和,不需要制造一种贬义词以达到“借物打物”的目的。
“拐弯抹角”乃一成语也!最直接的就是“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但既然是成语,肯定有所寓意。因此,人们就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非要遮遮掩掩,闪烁其辞,最后才能得到一两句实话来。而真正的“拐弯抹角”原本不是这个意思,它只是一句建筑上的术语!
在我国传统的老建筑中,临街的房子为了车辆和行人的方便及安全,往往会把直角墙面的下部分给抹得圆润。这就是大智慧,这就是礼仪之邦!住在老北京的人们肯定不会陌生,不过现在估计已经拆得所剩无几了!
后来,聪明的人们结合这一奇特的建筑以及形象的专业术语,移花接木般的摁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活生生地将这句褒义性成语,刀劈斧砍般地改造成为了一句贬义性成语。再后来,人们逐渐忘记了它的原来面目,也很自然地接受了它的新面孔,甚至认为这就是它原貌也未尝不可!
就如“金蝉脱壳”,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智慧!
“拐弯抹角”的建筑虽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但其精髓的文化和”拐弯抹角”的成语依然流传千古,它那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的故事也将激励我们,老祖宗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的智慧,在于他的谦和!
“拐弯抹角”——是褒义还是贬义?人们自可评说!
(谢谢阅读!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