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跟我一样,小时候以为《天龙八部》真的有八部,看完后一直感觉还要拍剩下的七部......
其实金庸老先生的作品题目大多与书中的武器、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人一看就知道谁是主角,像《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
但是《天龙八部》却是一个例外,貌似与书中的内容没有任何的关系。当时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搞不清楚哪个是主角,哪个是配角。其实不然,只有深入的分析,了解“天龙八部”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再去看这部电视剧,才真正懂得了金庸老先生笔下传递的大义!
“天龙八部”主要想表达的是佛教思想:众生皆苦,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剧中的主要人物无人不苦,无人不悲,皆是求之不得,有情皆孽。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八种神道怪物。八个佛教护法神,因为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所以合称天龙八部,金庸老先生便是以天龙八部映射世间芸芸众生。
它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侯罗伽。通过对比这八个人物的经历,就不难发现这八种护法神在书中都能找到明显对应的角色。所以《天龙八部》不是单一的主角,可以说都是主角,也可以说都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的人。
第一部天众,首领帝释天,对应萧峰。萧峰作为剧中的第一主角,其武林威望,性格,武功都与天众帝释天极度吻合,帝释天作为战神基本是无敌,剧中的萧峰也是无敌的存在,释名中说天神也会死,死前经历天人五哀,而萧峰恰巧对应五哀:于国失忠,于人断义,于父不孝,与理不合,爱而不得,哀莫大于心死,最终结局自刎而死。
第二部龙部,首领龙神,对用大理段氏段誉。段誉作为大理国皇帝,真龙天子自然符合龙神这一部众,佛教中龙神自幼向佛,且龙众向来偏安一隅,没有争雄斗狠的心,也与段誉自幼一心向佛,大理国身处边陲之地,无意争霸中原,统治天下相对应。
第三部夜叉,鬼王的意思,夜叉分善恶,对应虚竹和灵鹫宫一部。恶夜叉的形象多是凶神恶煞,而且是集体出没,而善夜叉则是佛教终生守护神,书中最后虚竹以佛法渡化灵鹫宫,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岛成为领袖,带领他们承担起保家卫国,守护苍生的职责,正是善夜叉的映射。
第四部乾达婆,对应阿朱,乾达婆是天神帝释天的侍者之一,对应着萧峰与阿朱的恋情,而乾达婆梵文为变化莫测的意思,对应着阿朱的高超的易容术。
第五部阿修罗对应慕容复,佛教中阿修罗嫉妒帝释天,经常与之战斗,却总是以惨败收场。他性格暴躁,执拗善妒,能力很大,经常掀起风浪,这些特质与慕容复十分相像。慕容复与萧峰并称“北乔峰南慕容”,却总是成为乔峰手下败将,又嫉妒乔峰的南院大王身份,为了复国,各种卑劣手段都用了,最后落下个疯癫的下场。
第六步迦楼罗,对应鸠摩智,江湖人称“小智”。释名中说迦楼罗是金翅大鹏鸟,以龙为食,体内积聚毒素过多最终毒发而死。剧中鸠摩智作为吐蕃国国师,三番两次为难段誉,又强练多种武功,最后急火攻心,走火入魔,一身修为被段誉吸去,最后一心向佛,终成一代高僧。
第七部紧那罗,对应阿紫。紧那罗能歌善舞是帝释天的乐神,紧那罗梵文之义为人非人,是一个头上长角的女神,有着心思反复的涵义,双重性格。阿紫是继阿朱之后,陪在萧峰身边的人,他在萧峰身边是一个心地善良,单纯痴情的小姑娘,而离开萧峰,她就是一个心狠手辣,做事极端的女魔头。
第八部摩侯罗伽,对应着游坦之。摩侯罗伽在佛教中是蟒神,即与天龙相对的地龙。因为呆傻无知最终得道。对应书中便是游坦之痴傻无知,后来偶得易筋经,练就百毒不侵之身,还当上丐帮帮主之位。
最后,不得不说,金庸老先生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他饱览诗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单单书中的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足以感受到他何等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