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期,电影《满江红》火了。
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群人为了一句话、一首词做了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就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伴随着儿时稚嫩的朗读声根植在了灵魂深处一样。
几句唐诗,贯穿了我们的一生,这也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当很多电影上纲上线时,很多书画被受质疑时,唐诗依然热火朝天,千百年前和千百年后的今天都是如此。
究其原因,也是出乎意料的、后知后觉的。
心灵的触碰台湾学者蒋勋曾在他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时候父亲让他背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背的滚瓜烂熟,但不理解它的意思。稍微长大一点后,他用毛笔抄写过几遍,可依然懵懵懂懂。
他真正读懂这首诗,是从前往巴黎开始的。
那个时候交通还没现在这番便利,拨打长途电话也很贵,当蒋勋得知四年不能回家后心中百感交集。
有一年春天,他站在巴黎街头的树下,猛然一抬头,发现树上的花瓣都飘落了。
不知怎么,他就想起了那首《春江花月夜》:“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半春不还家。”
一瞬间,一句诗词拉近了他与诗人的距离,他突然就懂了百年前张若虚的心境。真是“彼此,彼此啊”。
后来蒋勋还在他的著作《蒋勋说唐诗里》特意用了一个章节的字符来解读《春江花月夜》,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美景开始。
有人说,读唐诗就像是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对话、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洗涤。
人生坎坎,寥寥数字足矣。
当你翻过千山万水,你会发现,你想要的某个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首唐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