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微信公众号@江苏大学
由此可见,江苏大学作为传统工科院校,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其实力与地位早在发展初期便得到了有力的认可。
而如今不复往昔的办学现状,不光有时代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211”头衔的缺失。
毕竟,江苏大学当初的实力和资质已经稳稳达到其他省份中对211大学的相应要求,211的荣誉名号并非可望不可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江苏大学无缘211呢?
真实情况其实远没有网络上所流传的“不愿回省,拒绝并让出211头衔”那么夸张,但也的确有几分阴差阳错。
彼时的江苏大学隶属于机械工业部,是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出色的实力让它在部门名下的23所大学中名列前茅。
当年的211评选标准中,教育部直属和部分省属高校拥有固定名额,其他部门会对余下名额进行再分配。
当时的江苏大学遗憾地在部门的名额竞争中败下阵来,机械工业部将仅有的两个名额给了湖南大学,以及即将并入吉林大学的吉林工业大学,这是江苏大学第一次与“211”擦肩而过。
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机械工业前景不佳,许多国企纷纷改制,机械工业部也因投入不足面临撤销。
江苏大学也难免受到影响,不仅在各大高校快速飞跃的大环境中被迫落下了步伐,许多优势学科的发展也因经费不足有所停滞。
不久后,随着机械工业部撤销,江苏大学被国务院划归为江苏省省属高校。
可当江苏大学想要再次争取名额时,才发现此时江苏省手中的两个211名额早已经分配结束,根据指标归当时发展较好的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所有,江苏大学终究还是来晚一步。
因此,即使再不甘心,彼时的江苏大学也只能彻底与“211”失之交臂,自此潜心钻研。
与此同时,省内的许多其他高校在这激流勇进的竞争中得到助力,就此迈上了开拓道路。
当时隶属于轻工业部的江南大学,在获得轻工部唯一的“211”名额后,从此扎根无锡,不断进取;
河海大学凭借着水利行业巨头的显著优势,也成功拿到了水电部为其争取到的“211”称号,与在南京一众强校的竞争下大步迈进……
而对于缺少了耀眼头衔的江苏大学而言,尽管一个名号并不能完全左右学校的根本发展,但与周边高校的差距的确是在肉眼可见的越拉越大。
再加上地理位置在省内缺乏优势,优质生源竞争难度大,尽管学校近几年在一些数据排名上有所提升,但高端人才的缺乏,以及王牌学科农业工程的冷门,仍然让这些年江苏大学前进的步伐有些阻塞,以至于在近一次的“双一流”院校的评选中遗憾落榜。
这样看来,江苏大学的发展似乎总是充满艰难与挑战。
既然如此,这样一所平平无奇的大学,又为什么成了张雪峰口中“性价比极高”“不是211,胜似211”的推荐报考高校?
答案,其实就在江苏大学这些年实打实的进步中,“胜似211”的高度评价,也并非空穴来风。
02
自强厚德,实干求真
总拿过去说事,难免被人诟病“守着老黄历过日子”,但江苏大学深厚的办学基础,的确是它稳步发展至今的一大深层原因。
江苏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优良,学科覆盖也相当全面。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在多个主流世界大学排名中,江苏大学不仅位置稳步前移,名次也往往强于很多“211”院校。
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江苏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获得A-,位列全国前列。食品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等三个学科都获得B ,这样的学科水平已然达到了对于211高校的普遍要求。
而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学院官宣的“获新突破”(由B升为B ),更是让江苏大学的总体学科水平在省属高校中持续领跑。
此外,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1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工程学、化学、农业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数据来源:微信公众号@江苏大学
此外,校内还设有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这样出色的学科实力,加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强力加成,使得这些年江苏大学的科研成果斐然。
同时,也让它在各大创新、专利、竞赛等榜单中力压211高校的精彩表现,有了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与此同时,作为一所传统工科强校,江苏大学从未松懈对核心学科的投入与建设。
校内拥有智能农机装备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全国农机领域唯一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等。
除此以外的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更是彰显了江苏大学作为省属院校中的佼佼者所拥有的底气。
而这一切,都是靠着切实的成果一点点换来的。如今省内拨给江苏大学的办学经费正在逐年增加,来自教育部的各种科研立项经费也大幅增长。江苏大学也加大了对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力求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