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句
昔者晋平公问于叔向曰:“国家之患,孰为大?”对曰:“大臣重禄不极谏,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后汉书》
译文:
从前晋平公问叔向说:“国家的祸患,最大的是什么?”叔向说:“大臣重视禄位而不极力规谏,小臣怕获罪而不敢说话,下情不能上达,这是国家的大祸患。”
师旷
浅谈:
晋平公,姓姬,名彪,晋悼公之子。晋国第二十九位国君,在位二十六年(前557年—前532年)。
晋平公早期尊敬老者,重用贤士,虚心纳谏,促使国家富强;后期赋税繁重、贪图享乐、不务政事,政务落在六卿手中,六卿的实力愈加强大,为日后的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晋平公
分享几个晋平公与“乐圣”师旷的典故。
师旷,字子野,洪洞县人。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为乐圣,晋悼公和晋平公时大臣,太宰,宫廷掌乐太师,教育家,思想家,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论点。
师旷善卜卦推演,被尊崇为算命先生的祖师爷。据称师旷为一心研究音律而不骛其他,自伤双目,故常自称盲臣,初为晋大夫,后拜为太宰,博学多才,尤精音律,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他艺术造诣极高,著名琴曲《阳春》、《白雪》,即为其所作。
阳春、白雪
天下五墨墨
有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生来就眼瞎,饱受昏暗(墨墨)之苦,师旷则言“天下五墨墨”,天下有五种昏暗:
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
其二是君王用人不当;
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
其四是君主穷兵黩武;
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
人君之道
当卫献公因暴虐而被国人赶跑时,晋悼公认为民众太过分,师旷则反驳说:“好的君主,民众当然会拥戴他,暴虐之君使人民绝望,为何不能赶他走呢?”晋悼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起治国之道,师旷简言之为“仁义”二字。
秉烛而学
晋平公有一天对师旷说:“我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想要学习,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说:“那为什么不赶快把火把点起来?”晋平公生气地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就认真地对他说:“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把的光亮。’点亮了火把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听后,说师旷讲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