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从文化属性来说,我个人觉得具有浓厚的谋略文化传统。何谓谋略文化,就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以整人,治人,斗人为能事,充满了各种勾心斗角,在这种文化中培育的个人充满了阴柔的特质,参与竞争不是以公平正义为标准,而是不择手段,追求结果胜利。
在中国历史上,有儒、道、兵、法、墨、纵横、阴阳等各派学说。但这些学说都是指向政治的,充满了各种牧民之道。牧民之道就是智谋,就是谋略,就是权术。各种学派都在智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纳入了谋略的范畴,成为智谋的不同组成部分。这样以来,中国的智谋型文化就形成了。
国人的日常人际交往当中,往往是帝王心术、兵家诡道在实际生活里的缩影,我们的生活成了混装各式谋略的大垃圾桶。不聪明的人,一听说某人有谋略便肃然起敬,必欲学之而后快。而稍微聪明的人,便以自己将谋略学得足够快足够高超而自得。而将谋略掌握得出神入化的人,便常常以你早已入我彀中,进入我的捕猎范围,中了我的圈套自鸣得意。
然则,这种谋略文化是建立在无规则或者破坏规则上的,只有当制度成为具文失去效应的时候,那些见不得台面的谋略才成为做人的准绳,以获取个人利益。
智者是思维,慧者是看见和觉悟,智慧就是光明与觉悟和思考,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防患于未萌,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但智慧的真实是什么?人们没有去认真的观察过,就象古代黄帝斗狠,大清朝四阿哥,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七阿哥,都是人中龙凤,个个文武双全,才高八斗,其中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和十七阿哥都很善良的,最狡猾的是四阿哥和八阿哥,他们俩把善良的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与十七阿哥设计害死,也就说明智慧才是这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
佛家说智慧是觉悟,道家说智慧是悟道,基督说智慧是上帝,回教说智慧是安拉,天主教说智慧是圣母玛丽亚,科学说智慧是思辩。所以,智慧就是人生的思维和看见与觉悟和未萌与明智理性和善良与光明和预见。
很多人喜欢找一些自己不如人的理由来蒙骗自己,什么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各种各样的理由,其实这些都是表象,究其原因是自己智不如人。
世间没有什么特定的方式成功,条条大路通罗马,就在于人如何走,如何做,如何想。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生在皇室家族就一定就是荣华富贵吗?很多的历史告诉我们不一定,生在贫农家庭就一辈子不能有出息了吗?历史也告诉我们不一定。
事在人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被安排出来的,如果一切早有安排那么我们的努力就毫无意义,努力的目的就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如今我们有这样的生活是我们人类靠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智慧,有了智慧就是等于有了一切。
人的智慧可以创造出很多的不可能,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人与人之间拼的是谁更有智慧,而不是谁有多少资源,拥有多少的资源也不能决定你是否可以成功。
智慧是自己的,别人偷不来,自己送不走,它是人的无形固定资产,一旦拥有了就会终身追随。
让自己获得智慧的方式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学习,二是思考;学习是为了打开,思考是为了获取。
人最好的资源就在自己的身上,就看自己怎么挖掘,挖掘了又如何的使用。一个是否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就看他处理事情时是用体力还是脑力,前者肯定不如后者,前者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后者不然,后者的能力是无限大的。
人在社会上就是这么活动的,一群有体力的人跟着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带领一帮有体力的人,从古至今皆是,自己的努力是让自己成为少数的一个人还是多数的一帮人。
越有用的方法越简单,越有效的办法越直接,往往人们会把这样的事情复杂化,复杂到最后已经完全的偏离了正确的方法途径。
爱学习的人不会找不到办法,爱思考的人不会没有智慧,在于人是否有这颗智慧的心,而跟其他身外之物没有任何的联系。
投资自己的大脑,就是自己用学习和思考去投资,不需要我们用多少的金钱和背景关系。
智慧不是你有多少的关系和背景就可以获得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把它激发出来,很多人没有智慧是因为很好的避开了这条道路,另辟蹊径看似简单其实是更为复杂和痛苦。
没有智慧的人肯定就没有格局,没有格局做事情肯定就不能做大,事情做不大就不会达成自己的那个目标,或者目标被锁定在很小的一个范围里。
人最大的资本就是自己在自己的智慧上投资了多少,投资的越多资本也就越大,不投资就没有资本,没有资本再找个理由推脱给别人那也是自欺欺人。
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展现自己智慧,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给发挥出来,人与人的最大不同就是智慧的不同,智慧的不同就造成人生的轨迹不同。
智慧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阻挡另一个人不能产生智慧,更不会有人能够控制另一个人的智慧多少。
当你没有智慧只能任人摆布的时候就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那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不是别人给你的安排。
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活于一世自己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的话那么这一生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在生活中,你或许见过这样一类人,他有意无意的会向你传递一个信息:我没有错,要错也都是你的错。
这样的人,在心理学流派萨提亚模式里被称为指责型的人。在指责型的人心里,凡事没做好都是他人的错,因此他也常表现得愤怒、批判和控制。
我曾采访过一个指责型的人,我问他:“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不断的指责别人?”他的回答道出了指责型的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说:“我不想改变,只想你改变,不仅如此,我还想一句话就改变你,尽管我知道那不太现实。”
更有趣的是,指责型的人,透过指责还捞到了不少好处,这也就是他为何要指责他人。接下来我会和大家聊一聊,指责型的人在指责过程中有哪些心理获益。
通过指责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感,指责型的人,除了经常会责怪他人,还会有一句常用口头语:“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指责型的人自我价值感是低的,他非常需要被认可,所以才需要通过指责他人来奠基自己的自我价值。你看你买的那是啥,你买的那都是没人要的,你看看我买的多好!”
指责传递给对方的感觉是:你是不好的,你是不对的,你没有我做的好。他通过指责来贬低对方,从而拉低他人的优越感以抬高自我价值。你低了,他自然也就高了。
通过指责他人来获得掌控感,希望改变他人。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你不能这样做,你到底听见了没有!”
指责型的人,内心其实是脆弱的。他最怕失控,所以需要不断的指责来矫正对方,以确保其他人能按照他希望的样子做事。对他来讲,一切按照他希望的样子发展,在掌控之中,他才能感觉到安全。
所以他会幻想,用指责来改变和控制他人。他觉得其他人只要听他的话做事,一切就能万事大吉。
通过指责他人来缓解内心的恐惧,马路上一个小伙子骑着电动车,正好遇到公交车到站,一位老年人从车上下来,小伙子差点撞到老年人。他愤怒的指责老年人:“你想死啊,走路怎么不长眼呢!”。
小伙子表现出来的是愤怒,但他内心里不知道有多么恐惧,他害怕万一撞倒了老年人该怎么办?但他没办法直接表达恐惧,在那一刻他是受了惊吓的。
这个恐惧感需要透过愤怒来表达,他的愤怒就好像在说:你走路不长眼,快把我吓死了。
指责型的人,内心有很多的恐惧,有时他自己都不一定意识到自己在恐惧,而表达愤怒和指责比表达恐惧更加容易。当你看到一个人很愤怒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他有多恐惧了。
通过指责来推脱责任,以缓解挫败感,这事都怪你,要不是你,我早就成功了!指责型的人,在面对挫败时内心是很痛苦的,当这份痛苦他没办法承受时,就需要通过指责把挫败感传递出去。
这时候,挫败感就像一个皮球一样,他必须把这个球踢出去才能缓解内心的痛苦,他要让你也感受到挫败。
指责型的人,看上去张牙舞爪,其实他就是个纸老虎,真的承受不了太多东西。每个指责型的人身边都有个受气包,这个受气包就是被指责的人。指责和被指责常常配对出现,又可以说是互相成全。没有这个人在身边,指责型的人厉害不起来。
被指责的人,有时会“无意识”的引诱他人来指责自己,他明明知道这样做对方会不高兴,自己会被指责,还是会做。一段关系,若能长久,彼此都是有获益的。被指责的人有哪些心理获益呢?
让你失望,降低对他的期待,指责型的人想要改变对方的意图很明显,而被指责的人拒绝被改变的态度也很明显。
被指责的人很喜欢认错,他嘴里说着我知道错了,下次会改,但下次还是照样不变。不是他改不了,是他真的不想改。
他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令人失望,让你意识到一个现实:他就是这样,不要对他抱有高期待,否则你只会失望。时间久了,指责型的人就会明白,他谁也改变不了,只能降低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缓解内疚感,被指责的人身上有一个特点:爱自责、内疚。他有时会有意的引诱别人对他进行指责或攻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内心有很强烈的内疚感。
这种内疚感通常因自责而产生,他会在心里觉得自己有件事没做好,又做错了,从而不断的攻击自己。这时候就需要有个外力把他从内疚里拉出来,这个外力不是有人告诉他你没有错,你做的很好,这样的话对陷入内疚的人来讲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猛烈的指责可以缓解内疚,原因很简单:“我没有做好,已经受到了批评和惩罚,那这件事就可以过去了。”
有的孩子在做错事之后,会希望父母打自己一顿,这样自己会感到好受一点,就是这个原因。
当内疚的人获得指责后,心里上的负担会减轻很多,在被指责之后他甚至会觉得很爽快,终于可以解脱了。
缓解内疚,就是被指责的人在获得批评后的心理获益。寻找被在乎的感觉,当一个人指责另一个人时,这股指责越是浓烈,其中的情感也越是浓烈。
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对他总是表现得友好接纳,有一天他做错了一件事,爸爸生气了,就批评了他。
他对爸爸说了一句话:“爸爸,今天我终于知道你是在乎我的了。接纳的空间很大,就如同孩子可以在一个广阔的草地上打滚。而指责不同,指责塑造出来的情感空间很小,在那一刻我的世界里只有你,你的世界里也只有我,这个空间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这也应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打是亲,骂是爱。控制对方的情绪,你快把我气死了!”。听见这句话时,被指责的人会感到委屈,但也有可能是感到爽快,在心里偷着乐。
指责和被指责是互为控制的关系。指责型的人的控制是通过指责对方来实现的,而被指责的人的控制通过犯错来实现。
当指责型的人生气的那一刻,就是被指责的人成功的那一刻。这就如同指责型的人心情的遥控器就在他手里放着,他随时可以决定指责型的人什么时候会“情绪暴炸”。
指责型的人渴望改变对方,被指责的人拒绝改变,他们都需要从这段关系里获益,才能让这段关系的舞蹈跳下去。
卡耐基在《人性弱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总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喜欢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辩解。
指责型的人需要找到一个被指责的人,这段指责和被指责的舞蹈(搏斗)才能一直跳下去。找不到这个人,他还会再找另一个,直到匹配成功。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当然需要批判者,更需要有批判精神,因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是在批判中取得的,每一次社会危机也都是在批判中得以解决的,所以,我不想信一个民族会在歌功颂德、掩耳盗铃和顾盼自雄中走向进步。
先秦诸子中的大多数人,就是社会的批判者,同时,他们也是极具批判精神的人。齐国设立稷下学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孟子和荀子等一流学者批评朝政,使政府能够有纠错能力,否则,政府将成为聋子和瞎子。
春秋时代的子产,也因为其不毁乡校而流芳千古,因为他认为乡校既是社会的批判者,又是政府的监督者,更是社会智力的供给者,最重要的是,它们还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引领者,有了它们的存在,社会问题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政府才不致于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
一个失去批判者的民族和国家,一定会离公平和正义越来越远,也一定会失去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一定会失去纠错能力,国家内部问题也会如洪水般越积越危险,一个失去批判精神的民族,真善美一定会成为打击的对象,假恶丑一定会大行其道,假大空一定会主导话语体系,谎言被堂而煌之地当做真理,这样的民族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何以进步?
有人说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是老年人学的,年轻人不能学,不利于处世。这是“小知”。
《庄子》开篇《逍遥游》讲鲲鹏有“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志向,我们的伟人也曾经引用这句话到诗歌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我读《逍遥游》的体会是:如果你有大志向,不要和别人辩论,加强自己的内在实力,耐心等待外在时运聚积,这2个条件一旦成熟,可助你上青云。
若认知不同,和别人辩论,只会浪费你的时间。一个人发表的观点,源自他的价值观,而他的价值观来自他的见识。这个社会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见识长,有的人见识短。可是,人很难自知,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处处有辩论。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逍遥游》中“大知”的代表是鲲鹏,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它垂下来的翅膀像天边的云彩。鲲鹏的志向是击水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飞到南冥天池去。
“小知”的代表是麻雀、斑鸠之类的小鸟。它们嘲笑鲲鹏的大志向,认为每天只要飞上树头,或飞下地面,寻找到食物就已经很好了,何必费那么大力气飞去九万里远的南海?
我们读《庄子》,永远不要停留在故事本身,而是要看到背后的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看问题,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这是认知的局限性。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几年、十几年待在同一个单位,赚不到大钱,但收入稳定,生活安逸。这样的人,看不惯有大志向的人折腾,他们会好心好意劝你放弃梦想,面对现实,成家立业,不要到处跑,就像《逍遥游》中的麻雀和斑鸠,它们无法理解鲲鹏的志向。
庄子认为“大小之辩”没有意义。如果你有鲲鹏一般的大志向,就不要和麻雀之类小志向的人辩论,因为大家的认知不同,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若认知不同,和别人辩论,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还不如节省时间和精力,专注做好自己的事。
加强自己的内在实力。一个人拥有大志向,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要加强自己的内在实力,这样才能支撑起大志向。
道家认为,一个人的强大,不在外力,而在内心。人可以被暂时打败,但只要意志坚韧,就可以一次又一次站起来,永不言败。这就是内心的强大。
什么样的人才算内心强大?《庄子》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不因外界和他人的观点,而动摇自己的本性,这样的人内心很强大。
我想到一个代表人物,马云。马云在90年代创业之初,很多人不理解他,看不起他,甚至说他是骗子,他受尽白眼和打击。普通人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早就放弃了。马云的强大在于,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改自己的初衷,真正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克服所有困难,才有后来的阿里巴巴。
耐心等待外在时运聚积。《逍遥游》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有了大船,如果水太浅,船也只能搁浅;有大翅膀,如果风力小,也很难展翅鹏飞。一个人即使拥有强大的实力,如果缺少外在时运的助力,也很难施展自己的才干。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外在的时运,是不可控的,只能等待和捕捉。马云是借助互联网的时代运势,建造阿里巴巴集团。他自己也说,这件事如果马云不做,会有张三做,李四做。这是顺势而为,时势造就英雄。
我们的华为,也是抢先登上5G的势,而被美国屡屡打压。虽然很艰难,但我们要相信规律,趋势是压不住的,华为一定会顶住压力,赢得最终的胜利。
多听,少说,认知不同,不要辩论。拓展见识,提升实力,抓住时势的机遇,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上是我读《庄子.逍遥游》的分享总结。读完这篇文章,你还会认为《庄子》只适合老年人读吗?事实上,老年人眼花了,记忆力衰退,读书很困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要趁早,不等白了头。
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王阳明说过这样的话:“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睁开。”
我们于此可以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这就是王阳明的世界观:天地万物无善无恶,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
下面这个故事极透彻地说明了这个观点。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所以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
王阳明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立即察觉到传播心学世界观的机会来了,于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劳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杂草,而且他经常浇灌花朵,这怎么能说是没有培养善,没有铲除恶呢!
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因为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薛侃这回如堕云里雾里,更不知王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了。王阳明马上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
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薛侃吃惊地问:“这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
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薛侃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薛侃摇头道:“那这就是恶的了。王阳明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薛侃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儿肯定是恶的。”王阳明笑了:“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
所以说,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同样是一座大山,旅游的人就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认为是恶的。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王阳明的结论是:习气所染。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
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弟子们唯唯。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该弟子笑着接受。
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如果我们用现代心理学来描述“良知”,就是这样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情境时,它不会导致我们的直接反应,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快速评价思维,这个评价思维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自动闪现,迅如闪电,如你所知,这个评价思维就是良知。
比如得到一笔确凿的不义之财,我们最先出现的是对这份不义之财的是非评价,而不是行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这个是非评价就是良知。它先天而来,自动自发,不受你控制。
通俗而言就是,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又不是道德?
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他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还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良知真的无所不能吗?
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
朱熹创建理学、陆九渊奠基心学,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王阳明却戳了戳自己胸口说:“都是一样的心。”
显然,席书问的不是这个,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港,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王阳明欣然同意。席书临行前问道:“您讲课的主题是什么?”
“知行合一,席书一愣:“知行本是两件事,怎么能合一?”王阳明摆出一副惊骇的样子:“知行就是一回事,我说‘合’都欠妥了。”
席书更是大惑,王阳明马上和他讲起“知行合一”的真谛来,这个真谛就记载于《传习录・卷上》中。
徐爱和席书一样,也不能理解“知行合一”,于是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说:“空谈理论,你理解起来很麻烦,你举个例子吧。”
徐爱说:“例子很多,比如大家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王阳明道:“这种人是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行分为两截。《大学》中有两句话叫‘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说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徐爱眉头紧皱,表示不明白。王阳明解释道:“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马上就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讨厌。”
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王阳明针对此症,对陆澄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事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体。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练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您讲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好多政事缠绕,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
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
“工作即修行!”王阳明斩钉截铁地回道。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例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唯有你自己清楚。这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致良知了。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该官员恍然大悟,心灵满载而归。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交友之道:朋友也要讲门当户对。王阳明的家训和家书,大部分写于军旅途中。战场即生死场,险象环生,间不容发,王阳明却抽出时间和精力,以平静恳切的语气,事无巨细地叮嘱家族子侄辈们为人处世、读书交友的要诀,以及如何避免陋习。实际上,这一篇篇平易近人的家书,注入了阳明心学的精神内核。
王阳明家训的内容一字一句,全出于诚,用王阳明的说法,写家训的念头就是教育家人致良知,致良知就能常快乐,常快乐又能心安,便是为人处世、持家立业的真正奥秘。
《姚江王氏族箴•慎交游》朋友居五伦之内,一生学业要他帮助教导,异日儿女成行尊为父执,此之谓取善辅仁的朋友。若同恶相济,朋比为奸,当初虽谊胜漆胶,其后必盟寒车笠,如是之人,不胜枚举。与其悔之于后,何如慎之于先?
朋友在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之内,人的一生,在学业上需要朋友的帮助教导,有朝一日自己儿女成长后会把他尊称为父亲的朋友,这就叫作能吸取长处培养自己仁德的好友。如果一起作恶,合伙勾结常做邪恶之事,即使当初友谊亲密,曾有“车笠之盟”,日后必然因贫富的转换而忘记了贫贱之交。这种没有情谊之人,世间太多,与其到日后后悔,还不如预先交友时谨慎
古人最重视朋友,不是因为朋友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快乐,而是因为朋友在五伦之内。孔子曾说过,不知道这个人怎样,那就看他结交的朋友。他的朋友如果都不靠谱,他也诚信不到哪里去。事情明摆着:常常和好人在一起,如进了有芝兰的房间,时间一久即不会闻到香气,这是因为你的气息和芝兰的香气融为一体了,而你却不知;和坏人在一起,就如进了鱼虾市场,时间久了不会闻到腥味,因为你的气息和鱼虾的臭气也融为一体了。这段话说明了交友的极端重要性,朋友的好坏,几乎能改变你的人生。
交友为什么重要?首先是它在符合天理的五伦之内。其次是,人有家室后,父母之教会淡,老师之教会远,只有朋友才会随时交往。人这种动物很奇特,他们可能不会听从父母之言,不理妻子的话,但往往对朋友的话却深信不疑。所以,交友,尤其是交到真正的好友,有多么重要。
最后,真正朋友会指出你的错误,父母和妻子,因为出于爱,大概不会指责你的是非,但朋友却会。这其中的道理恐怕是,朋友之间没有原始亲情的羁绊,互相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所以能实话实说。
交友要有道,第一个道就是尽可能地识别君子和小人。如何识别呢?君子总谈义,小人总谈利,只要察其言观其行就可得知,这是一般层面上的说法。王阳明则认为,如果你是君子,你就有颗君子之心,心是光明的,来个朋友就照,一照就能照出来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如果你是小人,你对君子的那一套肯定不适应。这就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如何识别君子和小人的关键一点就是,你首先要是个君子,或者是个小人。
第二个道自然就是,知道了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后,要亲君子远小人。按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没有“行”就不算真知,所以如何亲君子远小人,非去事上磨练不可。事实上,孩童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无数的引诱,会遇到许多陌生而可能会对孩子有不良影响的人,会遇到孩子从未经历过的对他们身心有害的事件。家长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对这些加以研究分析,最终有自己的判断力。倘若把孩子封闭起来,不让他们和社会接触,就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所以,适当地让自己的孩子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这在情在理,不过,要经常加以监督。
第三道就是王阳明所提到的“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这不符合人是社会的动物这一命题。人既然是社会的动物,就肯定会结交各种朋友,但结交是结交,深交是深交,知己是知己。一定要把那些酒肉朋友请出自己的朋友圈,而请出的办法不过是,你自己首先应该不是酒肉之徒。
值得注意的是,该族箴中提到的一个典故“车笠之盟”。据说古代吴越一带风俗淳朴,凡初次同人交往,就封土坛,拿出鸡犬等作为祭品,向天祷告说:“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在优美的祷告词中,人们希望友情天长地久,不因再次见面后地位发生了变化而变化。
这是虚幻的理想,所以很难成真。人因为地位的变化而改变从前友谊的事太多,唯一的办法就是,当你的朋友地位比你高了,那就尽量不要去找人家,回顾友谊。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须知,朋友也是讲门当户对的。共勉!
作者;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