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永州市政协、湖南科技学院联合主办,永州市政协办公室、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市政协研究室、市委宣传部、道县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市文旅广体局、市社科联、市文联、市新闻出版局、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共同承办的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将于11月5日—7日在道县召开。组委会组织开展了“沿着周敦颐理学思想与足迹游世界” 散文征文活动,评选出获奖作品38篇,现予分期刊发。
三等奖(之二:3篇)
像一朵莲那样跋涉人生
江苏镇江 · 陆渭南
退休后我搬了家,选择在城市与山林的分界处,南山脚下安居。远离市嚣,聆听自然。
每天推窗即见悠然南山。山顶一间凌空欲飞的听鹂山房亭,鸟声如雨。山下一座鹤林寺,四季花香。
“鹤声一起宫商羽”,这是南山里一幢古旧建筑门庭上的题字。说的是戴颙在黄鹂的歌声中听到了“宫商羽”三个音符。
黄鹤山山门一侧的鹤林寺,一寺一亭一池。春夏之交,一只通体雪白的仙鹤,从长江岸边飞来鹤林寺旁的池塘。一年又一年,独来独往,专情而孤寂。
这池塘,便是因宋朝周敦颐所建的“濂溪池”。
江苏南京、镇江之间有一条宁镇山脉,它在长江南岸绵延一百公里。其间不乏蜚声中外的风景名胜,钟山、栖霞山、宝华山、圌山、南山诸峰。
1060 年,有一个晚上,天上星光熠熠,山中凉风送爽,周敦颐应邀造访王安石,两人坐而论道,通宵达旦,不知东方之既白。史载,直到周敦颐离开很久,王安石仍沉浸其中,在思索,在回味。
离1060年王安石、周敦颐月下畅谈仅仅过去三年,1063年周敦颐《爱莲说》问世,九年后的1069年,熙宁变法开始。王安石变法被后人评价为“用现代金融借贷法在北宋进行的一次改革,超前了1000年”,这场至今仍有余波的变革,时间跨度16年。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是年五十五岁,而周敦颐已离世十二载。他没看到王安石在镇江的西津渡码头,坐在待渡亭里紧锁眉头望向长江的目光,没有听到王安石壮志难酬的心声。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活在时间之上的人。他们的精神遗产活跃在千秋万代。他们的影响一直会存续下去。这是我们这些凡人所不能到达的未来与远方。
农历的六月被称为荷月。莲荷盛开的季节。
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中科院植物园中,千年古莲子种出的莲荷,6月下旬开花,到7月初已开了100多朵。千年莲子不但没有腐朽变成化石,相反古莲子还有生命,还能发芽开花!
北宋嘉祐八年(1063 年 5 月),应邀与一群文人墨客聚会的周敦颐,写出了119字的《爱莲说》。距今将近一千年,每每读完《爱莲说》,依旧能够产生心灵共鸣。
《爱莲说》如同古莲子,千年不朽。
有人说,莲的一生都是诗情都是画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所有这些不过是视觉美学意味上的描述,只有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莲是实景也是心象风景,它是具象的美也是情怀与风骨。
一方莲池,一个世界。或静或动;或枯或荣;或阴雨或晴日……就好似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却又亘古未改。
莲是花也是果。是自然界中的植物,也是佛的象征。
在当下内卷越演越烈的情形下,有人说,其实疲惫的人们,只需要一个周敦颐。在物质上追求无主无碍,清风入怀,坐看云起;在精神上追求卓越,慎独自律,君子抱玉;作为个体,追求生命力量,遗世独立,自成风景。如是,你便读懂了《爱莲说》。
周敦颐创作的《爱莲说》里有独特的镇江基因。
受舅舅郑向学问和为人耳濡目染的时光,是周敦颐受到家庭影响最深远的时期。郑向、范仲淹、苏轼、米芾、王安石等,都生活在当时地球第一强国北宋。是的,曾经有这样一个王朝,它浸润儒家思想的精华,笃行仁、义、礼、智、信。大多数君王爱民如子,践行人君使命。在这个朝代并没有赫赫的军功和张扬的霸气,就像北宋的皇宫一样,淹没在芸芸众生的烟火气中,但是北宋依然是伟大的,因为这个朝代让它的子民们过上了梦想的生活。这是一个文人欢欣鼓舞的朝代。高蹈者,治国、平天下;失意者,修身、齐家。低谷时不彷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代的生活美学令今人叹为观止。踏雪寻梅、雨中观荷、窗前竹影、案头兰香。
周敦颐1017年5月5日出生,1073年7月14日去世,凡57年,与北宋第四任皇帝,宅心仁厚的宋仁宗赵祯(1010—1063 年)同时段生活46年。
出生于官宦之家的周敦颐,从小饱读诗书。1036年,舅舅郑向将朝廷的恩荫名额给了周敦颐,从此走上仕途。
1037年,舅舅和母亲相继病逝,一下子失去两位至亲,悲痛之中,周敦颐暂离官场,在镇江鹤林寺中开始为期三年的守孝。
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范仲淹在润州任知府。史载范仲淹乐为百姓办好事,他看见镇江东门关河两岸行人来往不便,便建起一座清风桥。到了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辛弃疾任镇江太守时,重新修缮此桥,为纪念范仲淹,遂改称“范公桥”。“范公桥”石碑至今仍立于东门闹市。
范仲淹任润州知府的那一年,恰好是周敦颐在镇江的三年守孝期。我相信他们一定也有过“醉眠南山坡,携手日同游”的畅谈。
在风景如画的南山入口处,有一座高大石牌坊,耸立两侧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
“读书人”是指南朝时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他不恋宫中锦衣玉食,在此寒窗苦读十年,召集文士在此编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
“戴公”是指戴颙,他才华横溢,在音乐和雕塑上有十分深厚的造诣,土生土长于镇江的宋武帝刘裕对他极为赏识,屡次招他出山做官,但戴颙拒诏不出。在隐居南山期间,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
北宋大书家米芾书写的“城市山林”四个字,至今成为镇江的“别名”,它最精准地诠释了镇江“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人文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城市特色。
“鹤林精舍”是米芾为了创作方便,在鹤林寺旁建的一座创作室,专门用于作诗绘画。徜徉南山,功在画外,最终独辟蹊径,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米家山水画法“米氏云山”。他采用泼墨法和水墨点染法,把镇江南山之烟雨表现得淋漓尽致。
长风簇簇,吹梦到亘古。
历史上有60多位重量级名人,祖居、客居、官居于镇江。
镇江,是“京江水滑洗凝脂”的杜牧的镇江;是登临金山妙高台把酒起舞,唱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的镇江;是李白身处江中浮玉焦山时咏叹出“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的镇江;是爱国词人曾经的镇江第一父母官辛弃疾的镇江,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镇江。是千古哲理美文《爱莲说》的作者,有君子之风的周敦颐的镇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南山有幸,怀抱过青葱时代的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濂溪先生。
青年时期的周敦颐,近三个月的跋涉,目的地镇江。他的头脑里整天萦回的一定是闪闪发光的地名——镇江。《爱莲说》的创作灵感,一定有来自南山鹤林寺山中莲池的部分。作者的理学思想一定像一朵莲那样萌芽、生长,直到令人注目。
一个人的记忆、思想、情感、审美、著作,影响当代,并在后世众生的生命中延续,这是优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辛波斯卡说:万物静默如谜,一朵花可以保持本真,被我们幻想与顿悟。
莲是艳丽的,又是端庄的;是活泼的,又是静默的;是柔弱的,又是坚硬的;是短暂的,又是无穷无尽的。莲的一生,也是人的一生。
人生在世,求生,是第一步。求品格,是第二步。是兰竹情怀、莲花精神还是松梅气质,靠后天的培养。
人的经历正如莲之出污泥却要自觉成就品格,也如佛需九死一生求得真谛,度己然后度众生。所以人观莲之风姿是其次,像莲那样经风雨历苦难而更加艳丽才是目的。世俗里也有风雨苦难,风雨苦难只增其成熟魅力与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正是人们爱莲的根本原因。
人生如逆旅,是时间流转的路途,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间俗世的路途,也是一条精神实践的路途。俗世虽险,却是必经。要成功,只有坚持。
一朵莲,有一朵莲的坚持,虽江河湖水污染日盛,但不改莲之本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坚持,志存高远,执著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人格洁白的前提。
我们爱莲,主要是敬爱莲的品质。
我们赞美,主要是赞美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2001年2月,时任镇江市委*、市长的张卫国,喊出了令镇江人耳目一新的口号:要发财,到镇江,镇江有金山;要长寿,到镇江,镇江有南山。
镇江,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隋唐时设润州,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镇江府,始称镇江。
南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里写道:“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勾勒出镇江这座因江而生、以江为名的城市独特地貌。
这“三岗”,指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等诸山。
这“一水”,指滚滚万里长江。
三岗之一的南山,位于镇江之南,是招隐山、黄鹤山、夹山、九华山等诸山的统称,由招隐景区、竹林景区、鹤林景区和文苑组成。
南山鹤林寺,幽静的山色,天然的溪壑,清新的环境吸引过历史上许多名流到这里停留。鹤林寺中有用周敦颐的号命名的景点“濂溪祠”。鹤林寺前建有“光风霁月亭”,取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语而名之。
明代万历年间,丹徒县令庞士庸出于对濂溪先生的尊敬,自己捐钱在池边围上了白栏杆,又植杜鹃、松柏、垂柳于此。
到了清代,这里成了府学的所在地。
镇江人民为了纪念濂溪先生在鹤林寺内读书的光阴,还在市里修建了濂溪书院,聘请有学问的人担任书院主讲,让更多的人到书院读书。
现在,让我们把南山无限放大,你会找到一处风景,它就是清代京江画派代表人物周镐于1842年绘制的《京江二十四景》之一的“鹤林烟雨”。
在四月的鹤林烟雨里,芭蕉新绿,鹂声婉转,二十岁的周敦颐着一袭青色长袍,一卷在握,孜孜矻矻,心无旁骛,出尘不染的气质近千年来,栩栩如生。
崇德与追圣
江西上饶 · 朱根明
两宋之际的著名学者、湖湘学派奠基者胡宏这样评价你:“周敦颐,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
“功盖在孔、孟之间”的评价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可,如今仍有许多学者提出,你是儒家继孔、孟之后的第三位圣人。
你一生的所为、所行、所思、所著,无不饱含着你“为圣”的梦想,但你始终不认为自己就是圣人,究其一生,你只不过都在崇德追圣而已!
一首《爱莲说》,是你崇德与追圣的“宣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同流合污,不谄媚妖艳,信古好义、正直无私!这不正是为人、为官、为圣应有之“德”吗?
你知道,想成为圣人,就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崇尚道德,追求圣心,不能成为圣人又何妨?你可以一直在崇德追圣的路上,自我修炼,自我约束。
这一理想,如一盏明灯,照耀着你的“诗和远方”。
“圣”在你心,你心依旧!
你一生为官30余载,辗转10多个州县,湖南、四川、江西、广东等地,都留下你为官的足迹。也许是由于你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性格使然,不愿同流合污,因而你一生做的都是地方小官。最大的官职,也不过是广东的提点刑狱而已。
这又有何妨?能够崇尚道德、追求圣心, 信古好义,廉洁自律,为百姓谋福,这,就足够了!
在你心中,其他的,也许一切都是浮云!
二
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在贵阳西北38公里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人做事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最终这个思想发展成知行合一。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提起“悟道”,你比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还要早四五百年。
你的“月岩悟道”也一样璀璨!
在永州道县和广西灌阳县交界处的都庞岭东麓下,有一奇妙的喀斯特巨型石灰岩天然溶洞。那里,一岭三洞,一洞三月,可藏日月星辰。
这就是“月岩”,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名字。
当时,你还只是十四岁。那一年,你征得父母的同意,带着简单的生活必需品,以及许多书本,在一个仆人周兴的陪同下,到离家数十里外的月岩,在孤冷的岩洞中读书思考。
在月岩,你洞察洞内的自然景观,从东洞门进,朝西洞门行走,月亮由残到满,又逐渐变回残月,变化神秘。你终于悟出了“无极而太极”的道理。“月岩悟道”,是你思想升华的“滥觞”。
600 年后,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追循你的足迹,抱病来到这里,在洞中“撇下拐杖,解衣脱帽,草鞋当枕,仰面而睡”。
徐霞客用“另类”的方式,对你以及你“月岩悟道”的致敬!
三
虽然你的一生都在小官小吏上“游走”,但丝毫不影响你“鲲鹏之志”。你的政治主张是“顺化”: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圣人修仁义之德,万民才能接受教化,化而为善;“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不仅要“顺化”,你尤为强调“慎刑”:刑治是为弥补道德的不足而采取的万不得已的选择,圣人以天道为法则,以政养万民,德治是最好的养民方法和手段。
你不仅如是主张,更是如此实践,正所谓“知行合一”。
在你舅舅的推荐下,24 岁的你出任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主簿。初入仕途,你展现出超强的断案能力,尤其是“不轻信口供、以事实说话”的断案理念在当时“口供为王”的时代无异于一颗催人警醒的星光。
木工张大水之妻被*一案,久拖 8 年未决,你重回原点,从现场证据入手,抽丝剥茧,终于将“侮辱不成*人灭口并以折扇嫁祸他人”的真相查明。
此案一清,县衙内无不叹道:“老吏不如也!”你在分宁县主簿的任上,审 理的 20 余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量刑恰当,无一上诉。
如果说,“张大水之妻被*一案”只是你的“牛刀小试”,那么,在任南安军(今江西赣州市大余县一带)司理参军时的“拨乱反正”,更是你坚守初心、崇德追圣的“完美诠释”。
庆历五年,公元 1045 年,上司转运使王逵命令你去监斩一死刑犯刘实猛。
按理说,你执行监斩命令即可,但是,你通过翻阅案卷,发现该案的实际情况与判词所述大相径庭,且“有违民愿”。经过仔细的现场走访,你更加认定,罪犯刘实猛“罪不致死”。
原来,当地恶霸陈天明侮辱刘实猛的妻子张氏之时,刚好被刘实猛碰见。刘实猛见妻子被辱,气愤异常,一头撞向陈天明。陈天明被刘实猛撞翻在地,头部刚好撞击到一块尖利的石头上,当场死亡。
上司王逵迫于势力庞大的陈府之压力,迅速结案,按照“*人偿命”的“古法”判处刘实猛死刑,并报大理寺和刑部审核批准。
对此,你据理力争,认为判处死刑太重,且有违民愿。但上司王逵是个性情孤傲、独断专行之人,不仅对你的意见置之不理,要求你服从命令,还对你破口大骂。
万般无奈之际,你说,如果不重新审理此案便辞官,并到刑部申诉。你并非说说而已,而是付诸行动,将辞职书和“告身”(任命书)一起递交给王逵。
“如此尚可仕乎!*人以媚人,吾不为也”。这样的官还能当吗?草菅人命 来迎合上司,我做不出来,宁愿辞官也不愿苟且。
最终,王逵被你的诚意打破,该案终于得以改判。通过此事,王逵对你的印象“更上一层楼”,还特意向上推荐你。
在 2024 年 2 月 10 日上映的电影《第二十条》中,检察官韩明深情地说道: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不正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吗?
在没有“第二十条”的宋朝,你能够打破“常规”,认真听取“民愿”,回应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至今仍绽放出法律的“人性光芒”。
你改判的不是一个案子,而是一个人的人生!
四
你公正判案,不徇私,不枉法,是你崇德追圣的外在之“可远观”,而你廉洁自律,修心守德,则是你崇德追圣的内在之“不可亵”。
你一生品性高洁,为官清廉,淡泊名利。“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是你一生廉洁自律的真实写照。
37岁的你调任南昌知县,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他可是当代大清官,我们有机会申诉了!”而当地的地方豪强、小吏恶少却惶惶不可终日。
不仅如此,后来,当时的名臣吕公著,以身家性命担保推荐你:如果周敦颐日后收赃纳贿,“甘当同罪”。
廉名、威名、品名并存!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你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在巡按端州时,你发现知州杜谘利用职权,滥采著名的“端溪砚石”,与民争利,百姓怨声载道。杜谘重金贿赂于你,请求“高抬贵手”,但你毫不为所动。杜谘见软的不行,便百般威胁于你,你依旧不为所动。你将该情况上报朝廷,争得朝廷正式下令限制端州官员仅可取砚石二枚。禁令一出,“贪风顿息”,百姓欢呼雀跃。为感谢你无私的付出,当地百姓纷纷送来礼物,均被你严辞拒绝,你仅喝下一杯端溪清泉酿出的茶水。当地乡民赞扬你:“一生正气无人问,两袖清风有口碑。大人廉洁知多少,只饮端溪水一杯。”
正气如山,不屈服权贵;廉洁如水,不沾染尘埃!
你对自己如此,对亲属也是如此。你任永州通判时, 侄子周仲章想谋个差事,
被你断然拒绝。侄子临走时,你除送了些银子和布匹,还特意写了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官清赢得梦魂安”!这是为官的宗旨。据传,你每到一地为官,都会在治所凿池种莲,莲池称做“爱莲池”,池上皆建“爱莲亭”,“以爱莲名其居之堂”示民警己。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洁”已镌刻到你的骨髓!
你以身作则,对自己的下属也同样严格。一次,你的一名下属按“惯例”多领了3石米,你知道此事后,不仅要求下属连同之前多拿的米一并退还,还处罚了发放米的仓官。
你对待自己“刻薄”,但对待百姓、亲朋旧交却是非常大方。你的俸禄并不低,但你领到俸禄后,总是散以济贫,或用来开办学校,或修缮学堂,最后导致自己看病都拿不出钱。
年仅 35 岁的你在南昌做知县,突然一下子“晕死”过去,亲朋好友以为你死了,开始料理你的“后事”。在整理你的“遗物”时,“服御之物,止一蔽箧,钱不满百”。
到了晚年,你甚至连稀饭都喝不上,也无钱回归故里,只能定居九江庐山。宋朝的俸禄不低,而你却一生穷困潦倒如此,又何止是廉洁?
五
你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行”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而你的“知”也同样 光照千秋。
你是宋明道学的开创者!
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你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提出了“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的宇宙观。
人与万物同样都是二气交感所化生出来的,而其源都是太极,再由太极推及到了人极。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他认为,“心”是万事万物之根本。
而你的哲学思想的核心也许就是一个“诚”字。你认为,“诚”首先是宇宙 存在的根据,是宇宙的本体,即天道本体论。
“诚”既是“万物资始”的宇宙本体,也是所谓“纯粹至善”的先天本性。只要掌握了“诚”,就掌握了“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如此,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
“诚”,不仅是“万物资始”,还是圣人立身之德:达到“诚”,则进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
如何达到“至诚”,需要“静”的修养方法,“无欲则静虚动直”。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从寡欲达到无欲。无私无欲,便成为至圣。
你一生无私无欲,崇德廉洁,追求圣心,一心为民。从这个层面上讲,你便是至圣!
除了“静”,你还重视“思”:“不思则不能通微”“通微生于思”。“故思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
你的哲学思想,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道德本体论,进一步完善提高了儒家思想,使中华民族伦理和宗教的文化形态最终得以确立。
六
岭南地区,素以瘴气伤人著称于中国历史,宋代时期尤为严重。
正当你不辞辛劳经常出没城乡各处,想要继续为民谋福之际,却不幸感染了瘴疠。劳累奔波了几十年的你深知,自己的身体再也经不起人世间风霜雨雪的折腾,而继续待在任上也是“尸位素餐”。
而正在此时,你听闻葬在润州的母亲坟墓被大水冲垮。自从父亲去世后,十五岁的你跟着母亲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已经整整四十年了!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是时候辞官归隐了!然而,一身病痛、满身清贫的你,怕是无法带着母亲回归故乡了!
公元 1071 年的冬天,你终于辞官,实现了归隐的夙愿。
10 年前,你调任虔州通判途中,与好友潘兴嗣一道游览江西的庐山莲花峰的情景历历在目。庐山莲花峰下,青山碧溪、小桥流水,酷似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楼田堡。
于是你最终将归隐之地选在江西庐山的莲花峰下,你将母亲的坟墓也从润州迁来葬在离你居所很近的地方。
一辈子与母亲聚少离多,未能床前尽孝,心中多有愧疚。然则,此时,你终于可以和母亲“团聚”,彼此陪伴,彼此守望!
你将门前的小溪命名为家乡的“濂溪”,你的书堂就是“濂溪书堂”。即使病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你仍不忘“造福一方”,你邀好友周文敏、潘兴嗣等一道在那里兴办学堂,授徒讲学。
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秉烛研墨,完成了从前因公务繁忙一直未能完稿的《太极图》《太极图说》和《通书》。
两年后的公元1073年,你病逝在庐山的莲花峰下,终年57岁。
公元1220年,朝廷追赐谥号“元”,后世称你为“元公”;公元1241年,朝廷追封你为“汝南伯”,从祀孔庙。
从祀孔庙,何等尊荣!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穿过岁月的年轮,看见的仍是那个站在莲花中赏莲的“莲洁”模样,看见的仍是那个公堂之上为民伸冤的“青天”模样,看见的仍是那个笔耕不辍、思想闪烁的“学者”模样,看见的仍是心系群众、为民奔波的“好官”模样,看见的仍是那个崇尚道德、追求圣心的“圣人”模样。
隔着岁月,请允许我敬你一樽!
崇尚道德,真好!
追求圣心,真好!
在濂溪,寻找三朵莲花
湖南岳阳 ·徐 辉
逆着一路轻静流淌的潇水,循着一路清新可人的莲香,我们走向湖湘文化的源头,去寻找开在濂溪之上的三朵莲花。
走过高大威严的棂星门,发现自己站在道州濂溪书院的大门前时,我才从恍惚中醒来。楼台亭榭,古意幽然的书院,引我们进入一个至诚至理的天地。
一身宽大朝服、双眼炯炯有神的周敦颐站在一块雕塑精工精美的莲花木屏风前,双手合抱,似乎在很客气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我看到他的嘴角似乎微微动了动,像是在和我们寒暄,又像在沉吟心中的哲思。我对这位近乎神一般存在的理学开山鼻祖拜了三拜,目光里是满满的敬意和虔诚。
我是个“易经迷”,一听说前方太极亭内有《太极图》及《太极图说》石刻,我立即就来了兴致。走进太极亭,我看到了开在濂溪上的第一朵莲花——《太极图》。但面对太极图, 面对这朵阴阳合一的思想之莲,我看了好半天依旧似懂非懂,直到导游详细解说才有所悟。
早年曾读过老子的宇宙生成论《道德经》, 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里的“一”“二”“三”不指具体的数字,而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淮南子·天文训》就为这本深奥晦涩的古籍作了最好的注解:“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照《淮南子》的解释,“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
天一坎数,由一生二,阴阳合德,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中国易学表述矛盾法则的命题,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 都表现此道。教导我们应该承应天道,理解人道,体会事道。不是认命,更不是无为,而是要按照这个规律好好地应用,为社会造福,为人类服务。
周敦颐是宋代哲学家,是理学的奠基者。他无疑是一个高明而伟大的思想者。鉴于唐末五代以来人文沦替、廉耻丧尽的混乱局面,他不仅高揭天理之大公,专注于反躬内省,言理言道,言心言性。他又在中国易学表述矛盾法则的基础上,将道推进了一大步,悟出“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天地真义。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认为“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生成万物,万物变化无穷,但都是阴阳二气和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他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圣人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也受到道教、佛教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他的《太极图》及《太极图说》, 不仅吸收了佛、道学说,在将儒释道三教熔于一炉,将天地人三界融为一体,还揭秘了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和统一的共同本质与共同规律,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宇宙观。在其中,宇宙一切现象最终都可以得到解释。
“图阐阴阳探妙理,书参动静见天心”。在导游引导下, 我们认真细读过《太极图说》后,只需把改良后的周敦颐《太极图》套入到《易经》综卦的辩证思维模型中,我们就可以从“道”和“万物”两个方向和角度,去推演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从而学会去“综合”看事物,从而终得大道。这大道中,既有“以上士闻道,统领世间诸般修行”的佛学之要,也有“心即‘无极’之理,明心见‘无极’之性”的道学之义,还有“惟上士闻道,可勤而行之,无为而治”儒学之宗,更有“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学之旨。他把自然观、认识论、思想方法以及伦理道德等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哲学体系,比以前的儒家学说更加精细和富于理论色彩,从而开拓出天道人心、天人合一的全新境界,成就了“万古儒宗”的千古绝唱。
在古代,“万世宗师”周敦颐绝对算得上是巨星,其追随者、师承者难以计数。明清大思想家王夫之题联称叹:“自尧舜禹汤文周孔之传,汉董唐韩,总未窥先生项背;读诗书易礼乐春秋之旨,张铭邵数,无非参太极根源”。朱熹题联俯首:“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张栻题撰联评曰:“道冠群儒,太极亭前春不老;名垂后世,光风台上月常明”。“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细品其联,这些古代大家的评赞,周公绝对名副其实。
在周敦颐故居前的爱莲亭,我找到了心中的第二朵莲花——《爱莲说》。不宽大的濂溪之上,一片广阔无边的莲花世界,将《爱莲说》开出一片灵性的灿烂光华,开成文学史上一道惊心动魄的惊艳风景。
游走在濂溪上的莲香世界,但见如伞的莲叶、含苞的蓓蕾、新放的莲花在清风的吹拂下,或迎风亭立,或翩翩起舞,或低头私语。这些或粉红或洁白或水红的花朵,将一段不长的岁月开成一首清新明快的诗词,或一段婉转悠扬的歌子。她们或临水照人,花叶相映;或一枝独秀,亭亭玉立;或匍匐水面,依水而息;或半遮花容,情趣盎然。
盛夏揽荷,但见荷之灼灼;濂溪观莲,只为莲之幽幽。手中的镜头不是对准这枝宽大的荷叶,就是对焦那朵靓丽的荷花,其情切切,其乐融融。目光逡巡于花叶之间,思绪便化作一叶小秀,跟着感觉和想象游走于莲花莲叶间,不时与一个个光洁丰盈而芬芳柔美的词语相遇,只觉眼前这些花叶就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在广袤的天空下,于宽阔的湖水上,欢呼雀跃,迎风招展,流成一曲江南水乡的歌子,走进一首唐诗宋词的意境,吟咏一段传诵千古的绝唱。
与周敦颐先生一样,我也是个爱莲人,和莲花也有过不少亲密接触,对她的情感和认识也走过了一段长长的路。
我出生在农历六月末,正值莲花争艳斗妍时。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弟弟泥鳅一样地在池塘中游来游去。要么把鼻子钻到刚开放的莲花花瓣中,一个劲地猛嗅花的幽香;要么一猛子钻在水里,在荷杆荷叶间像鱼一样地游戏;要么折一枝荷叶当伞打,遮挡毒辣的阳光;再要么就把荷叶折成一个尖杆小帽子戴在头上,冒充一下“艺术家”。那时毕竟小,只知莲的白、莲的香、莲的美,如此而已。
外出求学后,我看到的莲花不仅是亭亭玉立、不蔓不枝的清丽容颜,更多的是她冰清玉洁、高风亮节的精神风采, 对莲花也有新的认识。汉·乐府古辞《江南》盛开出一枝枝清新隽永的莲花,让人感觉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神清气爽。李商隐的《赠荷花》绽放的是一朵朵含蓄别致的莲花,诗人借荷花委婉含蓄表明自己的心曲,思想深邃,耐人寻味。王昌龄的《采莲曲》迎风摇曳一瓣瓣活泼生动的莲花。他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对比、反衬和烘托的手法,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出一点点高洁正直的莲花,为我们打开一幅有声有色的莲花长卷。从高低起落、风姿秀丽的画卷中,隐约可见的是一位志行高洁、注重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形象。那临水照花的万种风情, 那芬芳高洁的可贵品质,每每都让我神往。特别是周敦颐《爱莲说》则万紫千红,怒放一片高洁坚贞的莲海。莲之高洁,莲之品性,无不让我等心动,继而心醉,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动和敬畏。
行走在濂溪之上,透过周敦颐的《爱莲说》看莲花,就有了非同一般的独特感悟。莲花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那样的孤傲清高,但她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绰约风姿和迎酷夏骄阳盛开的精神,让她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叹,特别是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风骨更让人们折服和崇拜。
风吹过,有疏雨洒落,带来盛夏里丝丝缕缕的清凉。眼前不断浮现、晃动、重叠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绰约莲姿,心里却一直在想,莲花与人生的关系。在时光深处的濂溪,莲花相伴晚风、笑对明月,默默开放,不在意有无人欣赏,也不与他花争短长,只是在属于她的季节散发脉脉清香,留下如诗绝唱。生活在喧嚣红尘中的我们,也要像出水莲花一样,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于一段孤寂的岁月中默守心志,在几度平凡的时光里奉献馨香。其实,我们的心不就是这样一朵开过一段岁月的莲花么?
临水人洁,近荷心香。由莲花联想到人生,更由“莲”之洁引申到心灵的纯洁高贵和做人的清正“廉洁”,继而成为我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这或许就是《爱莲说》留给我们的警世恒言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论是濂溪书院爱莲亭里的木莲花,还是周敦颐故居爱莲湖上的白莲花,无论是《太极图说》里“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的哲学之莲,还是《爱莲说》中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的文学之莲,都让我流连忘返、浮想联翩。在濂溪,手抚一朵出尘如仙、飘逸隽永的莲花,深嗅她的清香。依稀间,一瓣瓣莲瓣渐渐幻化成濂溪先生的模样,猛然领悟,先生不就是时光长河中长开不败的莲花么?!这莲既有君子之高洁心性,亦有士者之清廉公正,更有圣儒之高风峻节。
周敦颐就是这样一朵君子莲。他认为,菊是花中隐士,“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而莲则是花中君子,菊花表隐士,牡丹喻富贵和莲花称君子,三种花分别代表做人的三种境界,暗喻人生的三种价值追求。他的价值追求是要做君子。和隐士相比,他不避世,敢于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和追求富贵者相比,他不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身处污世,一心只想做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高洁,超尘脱俗。
周敦颐还是这样一朵士者莲。莲花在佛教中象征着“不染”、清净,周敦颐以儒解禅,对莲花的“不染”进行本体思考,让莲花连通儒佛两界,成为永开不败的品德之花、精神之花, 而大放异彩、万古流芳。特别是莲花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心性更是赋予了其清正廉洁之秉性。周敦颐为官期间,不辞劳苦,四方巡行视察,亲自提点刑狱,勘正错案,以洗冤泽物为己任,因办案公平,不畏权贵,深得民心而被百姓誉为清官。
周敦颐更是这样一朵圣儒莲。周敦颐晚年辞官归家,在庐山莲花峰下养病。他的住所四周塘泽相连,山清水秀。朵朵莲花,渲染昂首;片片莲花,孤傲超然。周敦颐喜爱荷花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的风格,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爱莲说》,表达中国文儒秉直不阿的性格,宁折不屈的骨气,使莲花成为士儒人格象征。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继承和弘扬孔孟的儒家思想,并拓展到一个新高度,成为一代圣儒典范。
走近濂溪,走向在历史文化长河里完美开放的三朵莲花。我在溪边洗了手,我的手沾染了濂溪的文采和理性,感觉整个人已从溪水中淌过。神奇的濂溪,得天地之精华,透岁月之清幽,让莲韵千年绝唱。伟大的濂溪先生,养君子之清莲,蕴理学之精要,让思想之莲、文化之莲和人性之莲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在濂溪,周敦颐无疑一溪碧流的源头,就是一条文化江河的源头,他从清亮平缓的濂溪出发,走向人文底蕴深厚的潇水,汇入湖湘文化浓郁的湘江,最后注入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而后,这一碧清流又与从庐山莲花峰脚下流出的濂溪在长江汇合,两条濂溪因周敦颐而跨时空对接、折叠,让阴阳交泰的岁月发出思想的最强音,为奔腾万里的长江闪耀文化的最亮色,从而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道统正脉”在湖南,“羽翼道统”是周敦颐。在湖湘文化历史上,周敦颐绝对能算是湖湘文化奠基人,是一位文化思想领路人。在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唐以前基本上找不出明显而突出的儒家思想文化系统代表人物,直至周敦颐具有浓郁儒道思想合流的濂学的创立及其后湖湘学派的兴起,湖南才在中国正统主流文化中取得独具影响的一席之地,故有“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之说。周敦颐的哲学思想,经他的学生程颢、程颐继承发展,到朱熹集大成,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成为历宋元明清七百年不动摇的官方哲学,并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而他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醒世名言,则成为后世官宦士子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在濂溪的时光河流之上,我看到文化、哲学和人性的三朵莲花开放成一段争妍斗艳、大放异彩的千年岁月,让我们观之目不暇接,闻之清芬四溢,品之绵软醇香,梦之醺然薄醉,沉醉不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