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廊桥遗梦》这本书一直被定位于情欲小说,很多对这部小说的争论都在“婚外恋”这个问题上纠缠。我一直都在想如何跳出来,重新审视这本书,说出不一样的观点来。
我最初读《廊桥遗梦》时,对弗朗西斯卡和摄影师罗伯特的一见钟情,就感觉这是一种同类遇到同类的感觉,丝毫没有外人所说的情欲小说,婚外恋那么轻浮的观感。
我来讲一个梦工厂动画版的《廊桥遗梦》故事:
一头久住在动物园里母狮“弗朗西斯卡”,整天和野猪、斑马这些动物在一起被人参观。虽然,日子过得还算充实富足,住在狭窄的笼子中,总觉得和别的动物有交流障碍,心中模模糊糊地在向往着什么。
偶然一个什么原因,让其它动物搬迁了几天。这时,一头游荡的公狮子“罗伯特”,在人类不断捕*中(战争)逃亡至此。它一心向往古老的草原,在广阔的天地中,过着狩猎的激情,享受着落日的殷红。
这头雄狮游荡到动物园,迎头遇到母狮,一种互相之间似曾相识感觉油然而生。于是,仅仅四天,两头狮子在交流中不断相融,感情上不断升华,情感上的互补,最终,确定了只有对方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同类。
然而,母狮在是否和公狮子私逃的问题上犹豫了,它觉得有一种义务需要它留下来,这样才不会伤害到其它的动物,于是只好洒泪分别,只在余生守护着对方留在心中的爱恋。
如果,我这么讲故事的话,很容易将读者带离到另外一种情绪,甚至会觉得弗朗西斯卡没有逃走才是错误的选择。
当然,我讲的故事里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小说中的弗朗西斯卡已经有了丈夫和孩子,这是任何“义务”都无法替代的原因。那么,假设母狮子在动物园中同样有公狮子和小狮子的条件呢?只不过它们已经异化成和其它动物一样的做派,甚至已经忘了自己是狮子呢?
这时,你会认为弗朗西斯卡的决定是对还是错?其实,无论什么样的答案都是对的,这是读者的权利,读者拥有对书理解的自由。有些读书的人却不会满足于大众的评价,我便是一个。所以,我总是充满了对一本书的好奇感。
读书总是有很多的角度让你觉得新奇,在我拆解这本书起初时,我就开始考虑该用什么角度来阐述,而这种阐述不单单把书的内容呈现出来,还要把那些大众,对这本书情欲和婚外恋的第一印象改正过来。
我可以保证,我没有想给这本书翻案的念头,而且也没什么案可翻。就像很多学者钟情《金瓶梅》,甚至说它超越四大名著时,很多人给与“呵呵”的冷笑,但对一本书从各个角度的审视后,真的会越来越觉得书“书”具有神奇的魔力。
于是,为了找寻这本书特殊的畅销和大众被影响的现象,我认真读罗伯特的第一章的自述;我读弗朗西斯卡的自述;我读罗伯特的“零度空间”;我读弗朗西斯卡留给儿女的遗言;越读越觉得深邃,慢慢的感觉到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似乎深藏着思想。
于是,我统计了书中两名主人公出生到去世时的时间,结合历史相应的时间点,分别查阅两人经历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些对二人性格的影响。随之发现小说中“闪回写作”的对时间运用之纯熟,古老廊桥和诗人叶芝的象征意义,再从小说的用心良苦,产生对小说作者用时十一天就完成小说的怀疑。同时也畅想这部小说因何让美国发生离婚潮,让中国也因之效仿。美国的性解放运动的宗旨,是不是现在社会上性滥交的初衷。
这本书带来的问题,使我翻阅了一战、二战的历史,后现代文明的影响,牛仔的产生和消失,廊桥的历史和现况,叶芝诗集,和许多睿智的学者对这部书的“解析”。
无数的观点,交叉成网,覆盖在这部被冠以“情欲伦理小说”的《廊桥遗梦》上,越来越让我更清晰地接近小说的本质,这着实是作为一个读者,真正喜悦的时刻。
所以,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从小说内容着手,而是从“婚内出轨与伦理道德”的角度;从“后工业文明的影响”;从“小说缜密的时序写作手法”;从“廊桥文化和诗人叶芝在文中的重要性”,以及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的成长过程的心理浅析,从这六个方面层层梳理小说的深层含义。
这六个角度的梳理,对于我来说就好像读了六遍小说一样,只是我非但没有感到乏味,反而觉得回味无穷,更为此增长了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知识。
这就是我对这部《廊桥遗梦》的观感。感谢各位书友的陪伴,最后,我用在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感怀的,叶芝的一首诗结束这本书的阅读:
我去到榛树林
为了心中有一团火
我砍一条树枝剥去皮
又用钩子在线上串颗浆果
白色的飞蛾扑扇起翅膀
飞蛾一样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我把浆果投进小河
一条银色的小鳟鱼上钩了
我把它放在地板上
又过去把火吹亮
可地板上有东西在沙沙响
又有人叫我的名字在耳旁
小鳟鱼早变成个若隐若现的姑娘
苹果花环戴在她头上
她叫着我的名字跑掉了
在渐亮的曙色中不知去向
虽然我已经年迈苍苍
长年在荒郊野冈漂泊
我一定要寻到她的踪迹
亲吻她的芳唇
再把她的手儿紧握
我们一起沿着阳光斑驳的草丛漫步
去摘采 哪怕地老天荒,
只有她和我
月亮的银苹果
太阳的金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