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二:让孩子更加无助
很多时候即便父母教育孩子打回去,但是性格懦弱的孩子也不敢打回去。
原本孩子们向父母求助是希望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帮助,可父母这种“打回去”的方式孩子压根用不到,甚至孩子们还会因为不想再“惹父母生气”而不敢再提被欺负的事,而这也就使得孩子更加地无助。
影响三:让孩子学会了以暴制暴
当孩子在“打回去”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的话,他们会发现原来打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显然,这种心态对于孩子的社交发展来说并不恰当,这很容易滋生孩子以暴制暴的心理,使得孩子更加盲信暴力,甚至还会由此产生恃强凌弱的认知误区。
当孩子挨欺负后,家长们对孩子说什么才能比让孩子“打回去”更有用?第一句话:“再打我,我就要还手了!”
当对方在试探孩子的底线时,孩子这样说可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行为过火了。
尤其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而言,他们在社交中很容易因为缺乏“边界感”而让对方感到不快,甚至在他们眼中对于“打闹”的认知还会存在偏差。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大声而明确地表示自己的不开心后,对方会因此意识到“威胁”而有所收敛。
第二句话:“再打我,我就要去告诉老师了!”
对于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是比老师更有“震慑力”的了,所以当孩子“摆出”老师时,对方有很大可能会因为忌惮老师的权威而收手。
孩子们在被欺负后不要担心自己也会被老师骂,因为只要清楚地讲明自己的遭遇,老师一定会妥善处理的。
第三句话:“再打我,我就让我爸妈去找你爸妈!”
当孩子这样说后,这无疑是在提醒对方如果再动手,“事态”就会更加升级。
同时也相信没有孩子是希望因为自己犯错而被“找家长”的。而且,当孩子这么说的时候,也表明自己是有父母帮忙撑腰的,即便自己打不过,父母也不会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