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3
阅读内容的概述与感受:时间线继续向前,来到了国营企业转型和私人企业不断发展的时代,有些人勇于改革,却在掌声中迷失自己,淡出时代的视野;也有些人稳扎稳打,跟随时代的脚步,走出了自己的商业之路,直到今天。还是有好多熟悉的名字,当然也有第一次听说的,比如从一家农机小厂发展成后来的大企业,他貌似在这本书就是紧跟时代步伐,务实且与时俱进的那类商人。这部分还提到了一些资本市场初代的淘金者,当然也是之前在一些报道听说过的。
就感觉挺惊讶的,我们的祖国经济发展居然是那个时代才慢慢开启序幕的,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一路走来不过二三十载,而今,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呢,为祖国的发展而骄傲呢。
我已经看了一周多了,发现连一半都没有看完,虽然这里提到的一些政策有的地方看不懂,但不影响感受那个时代的浪潮。
原文摘抄笔记:
蛇口的试验,绝非“无知者无畏”式的变革,文化学者余英时在《戊戌政变今读》中说:“80年代出现了两股改革力量:一股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党政干部,他们的处境和思路,很像清末自强派,是所谓‘体制内’的改革者;另一股则来自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袁庚是前一类人的代表。炮兵团长出身的袁庚绝非不懂政治的“一介武夫”他应该是8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内制度变革派的标志人物,从他创建蛇口工业区的第一天起,他就将之当成了社会改革的试验场,正如他自己后来说的。
一开始,蛇口就无比大胆地进行了干部体制、民主选举、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变革.蛇口被人热切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因此而来。1980年3月28日,蛇口在中国第一个正式实行了干部、职员公开自由招聘制,率先打破了新中国31年的干部调配制。
这次定点的确定对于鲁冠球来说是决定性的。它让这家“身份低微”的企业开始被主流工厂认可。万向节是一个并不很大的行业,鲁冠球的胜利似乎预示着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有机会凭着机制的灵活和技术上的优势在某些冷门的行业获得成功。“计划”看上去是那么的严密,却可能被灵活的“小家伙们”一举突破,这个道理将在日后一再地应验。
他是一个失意的公司经营者。
可是,就是这个陈春先却以一人之力撬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他为服务部所设定的经营原则后来成为中国民营高科技公司创办的共同规律,那就是: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遵循科技转化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依法自主决策。在他被怀疑、辱骂和嘲笑的身后,一家又一家科技公司在中关村出生了。三年后,在没有国家任何投资的前提下,中关村赫然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电子一条街”,到1992年,这里的民营科技公司达到51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