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征凶,无攸利。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目录:
(一)帝乙归妹
(二)大邦有子
(一)帝乙归妹
《归妹》的主题是嫁女,这是历来的共识。卦名直接揭示主题,爻辞也围绕主题展开,其中六五更是明言:帝乙归妹。
帝乙是文丁之子,帝辛之父,商朝倒数第二位帝王。
帝乙把小女嫁给封疆大吏西伯侯,后来的周文王,这个安排是合情合理的。
《史记》:帝乙立,殷益衰。正是因为殷商有点衰,才需要和亲。
《归妹》之关键在于,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心理?
答案就在怪异的文字之中。
归妹以娣,跛能履。
嫁了两个女儿,主角是归妹,陪嫁者是娣。
《诗·大雅·韩奕》:诸娣从之。释文:妻之女弟为娣。
虽然跛足,但是可以走路,不知道说的是哪位。
眇能视
眇,少了一只眼睛,但是有一定视力。
《说文》:眇,一目小也。
跛能履的下联,正是眇能视。跛足和盲人的形象,跟嫁女的主题很不协调。
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一个是妹,一个是娣,一个是归,一个是返归,总之其中一位被拒绝签收,退送回来,不知道是陪嫁者还是主嫁者。
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订好的日期被推迟了,愆期就是延期;迟归有时,择日再嫁。
不如其娣之袂良
主嫁的衣服还没有陪嫁的优良。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女子举着筐,然而里面没有果实,男子处理羊,却不见血。
这是暗示和象征,一种典型的《易经》笔法。
以上爻辞中的六句话,在表述内容之怪异性方面,从头到尾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每一句话都在暗示:不完美,非常不完美,但是必须还要凑合着说的过去。
跛能履/眇能视/反归以娣/愆期/迟归有时/不如其娣之袂良/承筐无实/刲羊无血
虽然跛,虽然高度近视,但是能走路,也能看见东西,标准是不是太低?
陪嫁留下了,主嫁送回娘家,结果是不是很荒唐?
婚期推迟,迟归有时,过程是不是很尴尬?
筐里没有果实,嫁妆是不是毫无诚意?
总的来说,嫁女过程让人无语,记录者毫无掩饰、不厌其烦所铺陈之文字,帝乙看到了不知作何感想。
商周之间真的有一次很重要、以失败告终且不被祝福的婚姻吗?
(二)大邦有子
的确如此。
何新《易经入门》归妹之解读中提到,《诗经 大明》中暗喻所嫁之女不能生育,这个信息很重要,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大明》里记录了和文王有关的三次婚姻:
其一: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文王之母大任,从殷商嫁于周地;
其二: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王的第一次正式婚姻,对象是大邦有子。
子不是男子,而是未嫁的女子,之子于归是《国风》经典主题,意思是过门做新娘。
《诗经 豳风 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大邦是大邑商,大邦有子是商王之女,商王子姓。
帝乙归妹 = 大邦有子 之子于归。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结婚仪式很夸张,文王兴师动众亲迎于渭,女主人公亦大显光芒。
然而,关键是然而,这次婚姻没有说到生育之事,这个缺失在文王第二次婚姻的对照之下,更为明显。
其三: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缵是继续,缵女维莘是从有莘氏又娶了一位新娘,她正是文王正妃,武王之母亲,鼎鼎大名的太姒。
大禹姒姓,有莘氏的姑娘正是夏禹后代。
所以《大明》没有暗喻,而是明明白白在告诉我们,嫁到关中的商王之女没有后代,而来自夏后氏的有莘之女多子多福,长子和武王都是她的后代。
《大明》描述了三次婚姻,以及一场改变历史的战争。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武王是归妹之女主角而非有莘氏的后代,那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
大邦有子的命运令人感叹,但这不是她的错。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说一下卦象:雷泽《归妹》。
轰隆隆的雷雨声打在我的窗前,地上沼泽泥泞,交通不便,大车难行,至少在表面上,这正是归妹愆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