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创作方式上,有一表现手法名曰魔幻现实主义,最为代表性的作品当数《百年孤独》,那么,魔幻现实主义区别于其他创作手法最为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其发展历程几何,在当代该如何认识?本文想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
魔幻现实主义素描魔幻现实主义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萌芽诞生于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通常具有将客观现实和以某种信仰或观念意识为基点的主观真实相交融的特点,并常常运用夸张、怪诞、象征、打破时空界限等手法来进行非理性描写(但并非采用夸张、怪诞、象征等手法的作品都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源于拉丁美洲,但并非拉丁美洲所独有,由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技法已被世界各国的作家所仿效与采用,许多国家的作家都写出了带有本土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及发展魔幻现实主义” 这一名词并非土产在拉美, 而是始出于德国。1925年德国文艺批评家弗朗茨· 罗在一本论及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 后期表现派· 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首先提出了这个名词。后经西班牙《西方》杂志社翻译转载, 才进入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西班牙语文学领域。
“ 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始创于本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历史还不长。第一位被认为带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家是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危地马拉著名学者安赫尔· 阿斯图里亚斯 。 在他的名著《总统先生》中, 有意识地突出了印第安文学的传统风格, 给作品增添了魔幻的色彩。
1955年, 墨西哥作家胡安· 卢尔弗发表了中篇小说《佩德罗· 帕拉莫》, 成功地将西方现代派的一些手法, 象时序的主观性、多种角度的叙述、幻觉与现实空间的穿插等等, 与印第安神话的传统风格结合在一起, 成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典型。“ 魔幻现实主义” 流派遂告形成。
1967年,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 马尔克斯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将“ 魔幻现实主义” 推向了高潮。这部小说不仅打破了人与鬼、实感与幻觉、主、客观时序和神话与现实的界限, 而且还采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手法和隐喻, 运用了阿拉伯文学《一千零一夜》和《圣经》中的一些典故, 从而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最完臻的杰作之一。
《百年孤独》之后, 这种创作方法渗透到了各种题材的小说之中。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反寡头题材的小说, 六、七十年代曾在欧美风靡一时, 成为用最时髦的艺术手法创作的最时髦的题材的拉丁美洲作品。
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巅峰之作的《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兴衰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哥伦比亚近百年来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生活,鞭笞了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帝国主义政治上奴役、经济上压榨拉美各国的新殖民政策。马孔多原是个原始的村落,逐渐发展为一个小镇。百年来这个小镇历尽劫难:残酷的内战,美国的经济侵略,工人反抗惨遭血腥镇压。
最后,“大雨连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二天”,一场飓风把这个小镇席卷而去,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百年孤独》遵循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从而取得了“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魔幻”艺术效果。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害后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怪物般的火车竟有两百节车厢,前、中、后共三个车头牵引;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
《百年孤独》中时而死人复活,活人升天,鬼魂与活人对话,时而地毯腾空天降花雨。这些光怪陆离的奇妙构思,使这部作品的情节场面有如一架万花筒,似真似幻扑朔迷离。然而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翰·沃马克斯所指出的:“拉美读者从他的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和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们把他作品视为魔幻文学,实际上他所描写的大多是拉美的现实生活。
怎么理解“魔幻现实主义”中的“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但在80年代他却公开宣称,他不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认为自己不是马尔克斯·罗德里克斯和安德森·因贝特等人所说的那种意义上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因为自己在描写现实的时候,并没有作出什么“加工”和“制作”。1980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发表文章《也谈文学与现实》,声称他的作品的每一细节都来自现实,“我的任何一本书中没有任何一个字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看来,在拉丁美洲,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魔幻”不是作家“制造”的,“看上去是魔幻的东西,实际上不过是拉丁美洲现实的特征。我们每走一步都会遇到其他文化的读者认为是神奇的事物,而对我们来说却是每天的现实。”所以,他更愿意称自己为“现实主义作家”。只不过,马尔克斯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的内涵远比传统观念中的现实主义的内涵丰富得多。
总结对于文学上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原因在于这一词汇本身的含义就是外部赋予的,且文无第一,各部代表作之间的相似性也并没有那么高。
整体上说,魔幻现实主义是突破写作手法的真实性,去追求所欲表达的真实性。更深层次上,笔者认为,马尔克斯否认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话更具有启发意义,这也与阅读《百年孤独》这一传世著作的感受颇为一致。即:文学作品的伟大在于其所描绘出的真实。
因而,魔幻现实主义是对创作手法的突破,是通过看似“不真实”的表达来刻画更加真实的人性,刻画更加真实的命运,乃至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1]程光炜.魔幻化、本土化与民间资源——莫言与文学批评[J].当代作家评论,2006(06):11-22.DOI:10.16551/j.cnki.1002-1809.2006.06.002.
[2]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评介[J].文艺研究,1980(05):131-138.
[3]曾利君. 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5.
[4]习传进.魔幻现实主义与《宠儿》[J].外国文学研究,1997(03):106-108.DOI:10.19915/j.cnki.fls.1997.03.027.
[5]徐静.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5(02):75-79.
[6]李修民.魔幻现实主义析论[J].当代外国文学,1989(01):165-169.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1989.01.012.
[7]涂朝莲.魔幻现实主义与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为个案研究[J].求索,2005(06):175-177.DOI:10.16059/j.cnki.cn43-1008/c.2005.06.062.
[8]杨晓莲.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表现手法[J].渝西学院学报,2002(01):46-51.
[9]马小朝.论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及艺术价值[J].外国文学评论,1990(01):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