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好好读书,大部分人听这句话听到耳朵长茧子。
那读书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读书,可以让我们少吃苦经常看到一句话,如果你现在不吃读书的苦,那你将来一定会吃生活的苦。
之前看过张雪峰老师的视频,其中有一个学生说高中没有好好学习,高考只考了300多分,问老师自己可以报考什么专业?
张雪峰老师犀利回答:“那你浪费这三年时间干嘛,直接去工地搬砖就行,你在学习上少吃的苦,将来会在生活中加倍偿还。”
话不好听,但确是事实。
我有个表姐,吃不了学习的苦,初中都没念完,就选择了辍学。
找不到什么工作,然后去理发店当了学徒。
学了没多久,跟着朋友跑到了厂里打工,干流水线的工作。
每天跟个机器人一样,工作10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这枯燥无味的生活。
工作了七八年,年龄慢慢变大,工资没有涨多少,身体却因为工作环境和经常加班越来越差。
想辞职,发现找不到好工作。
继续干,既挣的钱不多,也没啥涨工资的机会,日子一眼就望到头,越来越焦虑。
这时她才发现,自己没有学历,连辞职的权利都没有。
每天只能一边焦虑一边继续工作,整天苦哈哈的。
经常看着曾经同班同学的朋友圈,感叹:“要是我当初好好读书,考个高中,考个大学,起码现在能找个有前途的工作,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上班,不会像现在这样苦了。”
读书不一定能改变你的命运,让你一步登天,过上好生活。
但是,比起不读书,读书一定可以让你少吃很多生活的苦。
读的书越多,能做的事就越多,受的苦就越少。
爷爷经常说:好好读书吧,能少吃很多苦呢。如果我有小学文凭,那我可以做计分员。如果有初中文凭,那可以做工人。如果有高中文凭,那可以做老师。可惜呀,我没读过书,只能做农民,做农民,最辛苦了。
读书,可以让你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所以,别再抱怨读书苦,如果不读书,你会发现,生活的苦更苦。
现在多吃一点读书的苦,以后就能少吃很多生活的苦。
好好读书,用知识装饰你的大脑,用书本点缀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会越来越甜。
读书,可以让我们少发脾气梁文道的作品《我读》中有这么一句话:“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
常言道:莫生气莫生气,别人生气我不气。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
世界上从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性格,每个人都会有脾气。
但读书,可以让我们少发脾气。
《宋史》中记录了文学家吕祖谦的故事。
吕祖谦小时候性情很急躁,遇事只要不顺,就发脾气。
而在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时有发生,所以他经常发脾气。
后来他因病卧床,手不释卷,读了孔子的《论语》。
其中有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他想起了自己的坏脾气,如当头一棒。
有一天,他又因为一点小事,心里烦闷,发脾气与人争执时,突然想起了那句话,瞬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从那以后,每每想要发脾气的时候,都以这句话来自勉,心中的急躁之气慢慢就消散了。
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他的内心越来越平静,就算遇到令人愤怒的事,也能轻松控制自己的坏脾气。
有时候你的脾气不好,是因为你书读的太少。
书籍是心灵的甘露,它滋养着我们的心田,让愤怒的花朵无法绽放。
在书的世界里,学会宽容与理解,让生气的情绪随风而去,不做情绪的傀儡。
读书越多的人,对自己越不满,对别人越宽容,脾气越好。
读书越少的人,对环境越不满,对别人越严苛,脾气越差。
多读书,读好书,控制你的情绪,打造你的内心,让坏脾气从此远离你。
读书,可以让我们不孤独《岛上书店》中有一句话: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当代年轻人闲暇时的常态:刷视频,打游戏。
拿起手机时,时间飞逝,无所发觉。
放下手机时,内心极度空虚,被漫长的孤独感裹挟。
独处时,更为孤寂,仿佛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在2002年7月18日,法国著名学者刘梅竹采访杨绛先生时,此时杨绛先生刚过完91岁生日,并且独自一人生活了18年。
刘梅竹问:“您有没有感到孤独的时候?"
杨绛先生回答说:“不孤独,因为我有很多书,有书就不孤独。”
如果你觉得孤独,闲暇时间就读书吧,慢慢填充内心的沟壑。
畅游在书的海洋里,认识形形色色的人,观赏不同的山山水水。
读的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环境所困扰,书里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给予我们抵抗孤独的能力。
我们读《小王子》,可以跟随着小王子的脚步,游历在各个星球中。
我们读《活着》,可以跟随福贵经历富贵的地主生活,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活等,感受生命的苦难。
爱读书的人内心非常富足,他们有古今中外各种有趣的灵魂陪伴,从来不会感觉到寂寞。看似一个人形单影只,实际早已穿越时空,感受五彩斑斓的精彩。
好好读书,享受独处的时光,感受阅读的魅力。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书,可以让你少吃苦,拥有更好的前途。
读书,可以让你少生气,拥有更稳定的情绪。
读书,可以让你不孤独,拥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好好读书吧,祝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