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曾影响中国以及中国周边的汉字文化圈国家长达数千年。如今人们都把山东曲阜视为孔子的故乡。我们现在到曲阜旅游还能见到孔府、孔庙、孔林等与孔子有关的历史遗迹。曲阜是孔子出生成长的地方,不过孔子的祖籍并不在曲阜:他的祖上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贵族,而且孔子本来也不姓孔。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中国人是随父姓的,可为什么汉字中的“姓”字却是女字旁呢?
其实古人的姓名是由姓、氏、名、字四部分组成的。比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周瑜字公瑾、诸葛亮字孔明......由此可见在古代名是名、字是字,只不过我们现在把名和字合在一起称为名字。其实我们中国人姓氏和名字一样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本来最早以前姓是姓、氏是氏,不过我们现在已把这两个概念合并为姓氏。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时代,所以我们中国人其实是随母姓的。
不过现在我们所谓的“姓氏”其实用的是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继承自父系的氏逐渐取代了继承自母系的姓。我们今天所谓自己姓什么其实都是说的氏,而并不是古人所谓的姓。孔子其实是子姓孔氏。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族后裔。周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的时候册封了由殷商后裔建立的宋国。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曾担任过宋国的大司马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孔氏一门作为宋国的高官为何后来会迁居到鲁国的曲阜呢?
话说公元前729年宋国第十三代国君宋宣公去世后没让自己的太子继位,而是把君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在位九年之后行将就木的宋穆公为报答当年哥哥的恩情就打算把君位还给原先的太子与夷,然而时任大司马的孔父嘉却坚决反对这样做。这其实并不是孔父嘉的个人意见,而是代表了当时宋国相当一部分大臣的普遍意见。本来大家都觉得宋穆公的君位不管是怎么来的都理所当然会传给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