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是什么句式,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16 13:49:58

思考探究

一 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两篇短文行文风格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有很大不同。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二 《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景物特征,理解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三 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感,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学习"知人论世"的读文方法。

参考答案:《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积累拓展

四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赏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1.共:共同。 交:交相。 俱:都。 2.入:耸入。 见:看见。 将:将要 乱:纷乱。 欲:将要。 竞:争相,争着。 词语赏析参见"整体把握"与"问题探究"。

五 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现代汉语改写原文。

参考答案:略。 《答谢中书书》可扩充为一篇完整的书信体散文,包括问候语,发出与朋友共赏美景的邀请等;《记承天寺夜游》可增补人物行动、心理、语言等的描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