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跟他的性格气质是密切相关的。
有的教师随和温柔,开朗幽默,对学生自然容易表现出慈爱的一面;有的教师严肃谨慎,精确周密,对学生自然容易表现出严格的一面。
所谓“严慈并济”,意味着慈师也要用严,而严师也要用慈。
于是慈师有时不得不板起脸来,训斥学生,以尽其“严”的责任;而严师竟也不得不故作和态,温声细语,以显其“慈”的大度。结果是弄得慈不慈,严不严,把自己和学生都折磨得很痛苦。
当然,还有一种通行的看法,就是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符合标准,则待之以慈;不符合标准,则惩之以严。
此话看起来不错,但实践起来却问题丛生。如果教师时时刻刻都抱持着一个“执法者”的心态,那么他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执行标准的工具。亦即:教师的生命主体性尽失。
如此一来,连慈与严,都不再有它的本色,而全都归于刻板。
教师自己的天赋、性格、气质,叫做“才”。再往上走一步,叫做“德”。
教师不应只懂得顺着自己的气质去教,更要抉发气质背后的仁心,修养自己的德性。
于是,当一个学生利用教师的慈爱,使之流为姑息时,教师当有所明觉,而能约束自己的慈爱(气质层),施之以严格(良知层)。这严格给了学生及时的提醒与督促,所以能成全其慈爱为真慈爱,而不变质为姑息。
于是,当一个学生不堪承受教师的严格,而心生恐惧时,教师当有所明觉,而能柔化自己的严格(气质层),待之以宽和(良知层)。这宽慈给了学生以必要的喘息与安慰,于是能成全其严格为真严格,而不变质为凌虐。
此中的关键(突破性格气质层、从而做到真的严慈并济)是什么?
——就是教师的内心修养。
教师对学生的爱,如果只停留于性格气质层面,那只是一种血气之爱,是暧昧的、情绪化的、狭隘排他的。这种情感是不稳定的,会衰退,容易受诱惑和干扰,一旦跌落受伤,也容易顿时转为失望与恨。
唯有只有加强内心修养,教师才能善用自己的性格气质,给学生以稳定的、可感的、温暖的、分明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