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作文的7个要素
1.要先观察。
写景作文是通过描写景物和抒发人物情感来表达中心的,如果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出好作文的。说到观察,绝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确定好观察点。这里所说的观察点,既可以是固定的(空间方位),也可以是变换的(移步换景),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景物不同。
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就是由于诗人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就是不同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2.要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
例: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
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3.要层次分明。
所谓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就是表达顺序。作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做到心里要有数,不能想到哪写到哪。比如可以先写近景再写远景,最后可以寓情于景,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
4.要有想象和联想
想象有多大,作文就有多大的空间,尤其写景作文,除了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还必须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但内在特征有时很抽象,是很难描绘的,这就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来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这是经典名句,诗人就是使用了联想的手法,由霜打的枫叶联想到了最美二月花,使读者体会到了凋零前的绚烂之美。
5.要动静结合。
要把景物写活“活”,动静结合必不可少,也就是说,在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景色才能“活”起来,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例:夜里,下雪了,雪花簌簌的往下落。第二天,我推开门一看,对面的山白了,田野也白了。眼前的院子里也是一片白色,小狗在雪上踩着,踩出了一片小巧的梅花。
6.要融情入景。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例:田园诗人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诗就通过“浣女喧”的声音,“莲动”的姿态衬托出山林的幽静。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评:作者就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写树梢上的远山,先营造了荷塘周围的幽静氛围,接着笔锋一转,直接写聒噪的蝉声与蛙声,反衬出荷塘的幽静,以及作者内心的孤寂。
7.要文辞优美。
大自然的景色美丽多姿,令人陶醉,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或相关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再现景色,给读者美的享受。
例:池塘里,告别了苞蕾的荷花,绽放着清丽的笑靥,在轻风拂送下,舞动着叠翠的裙裾,婷婷的妩媚着矜持的身姿,凝雾噙露着似若一婉约的女子在轻轻呤诵“掉拂荷珠碎却圆”的诗句,隽秀的枝杆无不在向你展示着夏的风情,不由得让你在赞叹那绝佳的韵致间。于蓦然回首中,已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