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清/文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发源于祁连山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提供了充盈的地上水资源,加之丰沛的地下水资源,构成了张掖典型的绿洲灌溉型农业特质,可谓旱涝保收;由于身处内陆,四周被山脉荒漠围合,又形成天然的隔离区,农业极少病虫害;地处北纬38,平原区海拔1400米左右,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应种植各类农作物,尤其适宜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自古就是河西粮仓。
在中国地理版图上,河西走廊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张掖又为走廊之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漫漫古丝绸之路上,张掖做为河西四郡之一,与敦煌、酒泉、武威一起发挥着重要的驿站补给作用,承接着无数西来东去的商队;当边关发生战事之时,又发挥着重要的后方粮草供应作用,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自汉以来,历朝历代,在张掖都建有储备粮食的仓廒,从汉墓、魏晋墓葬出土的大量陶仓,以及画像砖上,便可见一斑。居延汉简中有“城仓入谷”的记载,又有“仓丞”、“仓曹”的叫法。至明代时,在张掖建造起河西规模最大的仓廪:西仓和东仓。西仓,名曰“丰裕仓”,在张掖古城西北角,建于明洪武年间,已不复存在。东仓,名曰“广储仓”,就是存留至今的张掖明粮仓。
张掖明粮仓,又称东仓(广储仓),旧名甘州仓、永丰仓、甘肃仓,俗名大仓。地处张掖古城区东北角。公元1392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由甘肃都督宋晟始建。公元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都御使刘璋建预备仓于内。公元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时任张掖知县杜萌、王延赞、陶士麟先后维修增建。乾隆四十四年,知县陈澍又添建于旧址,后称为东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