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条小河
文/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925年
诗人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出生于河北涿州,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中共党员,文学家、诗人、翻译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赏析在进入《我是一条小河》这首诗之前,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概况,这对我们理解这首诗会有很大帮助。
老诗人冯至1905年生于河北涿州,1993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9岁。在中国文学文化界、教育界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文学家、诗人、教育家。他还有一个政治身份,那就是中共党员,从而看出是一位经历时间考验的革命斗士。他的这首诗作于1925年。那么1925年是一个什么背景呢?是孙中山去世、蒋介石接任的年月。如果站在政治角度去理解这首诗的话,就不是一首赋闲吟花之作,而是一首带有政治倾向的诗,在现当时政治环境和表达个人悲喷压抑心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看。“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的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很显然写出了一种失意心态。有着革命意志的诗人,可能察觉出蒋介石有违背孙中山三民主义路线的端倪,特别是有着背弃孙中山联俄联共的企图,因而以诗抒怀。
虽然有过河水流过森林、流过花丛的美景,但都已成过去。现实是“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连同“彩霞般般的影儿”都被卷入大海,无影无踪,葬身于大海。
当然,也不排除这是一首写给情人的诗,是一首情诗。但诗中小桥流水的美景,或乘小船,或徒步于河岸,岸上树木花草在水中荡漾,一种花前月下的情人相聚情景,跃然纸上,让读者读来心生喜悦,但这只是一种过往,而现实是,一切的美好,都被眼前的不悦“幻散了”美丽的“彩霞。”因而,是一首情伤之诗。
这首诗的显著艺术特点是,运用拟物手法来表达诗意,把人,把人的意愿,拟物成了“一条小河”,让“一条小河”的喜于悲,乐于怒以及“小河”的命运,替代人民及作者的命运,从而引起人们思索。
诗评人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夕阳拾趣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