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谷中学老三届
同学联谊会上的致辞
李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老三届高中班的同学们对“府谷中学老三届及简师班同学联谊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今天,我们老三届的350多名师生怀着十分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欢聚在府谷县黄河之滨,回到了阔别四十六年的可爱母校——府中的怀抱,回到了我们睡梦里眷恋的第二个家。曾几时,我们都还是十几二十来岁的青春少年,怀着求学报国的满腔热忱,踏进了府谷县这所最高学府。老师来自天南地北,他们也大多数是大学毕业未成家,背着铺盖卷,孤孑一身,背井离乡,被分配到府谷这个偏僻小县城的中学,他们怀着教育兴国的美好愿望,教书育人,把知识和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是他们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学习,青灯黄卷,呕心沥血,苦口婆心,诲人不倦,成为我们终身难忘的真正的良师益友。同学们大多来自府谷县的四面八方。高六六级的班级,则是由府谷、神木、榆林、佳县四个县的同学组成的。大家在一起亲如手足,情同姊妹弟兄,互相学习,互相砥砺,共同提高,孜孜不倦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在老师们亲切的抚育和呵护下茁壮成长。府中生活,成为我们生命中永远流淌着的一股暖流,热烈、奔放、温馨、惬意。府中,成为我们一生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一份思念!
但是,六十年代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段,十年文化大革命,我们成为首当其冲遭遇的一代人!这场运动,彻底打碎我们上高中考大学的美梦。在一场浩瀚激荡的洪流中,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如同北极冰融后的大海中那一群群哀嚎着、颤抖着的海鸟,茫然不知所向,找不到出路和归途,上不成课也回不了家,大家面面相觑,相依为命,叹息着、悲伤着、挣扎着。我们敬爱的老师则承受着更大的灾难和悲痛,和我们一样归去无路。由此,“老三届”这个名字,便成为历史对一大批学生的一个特殊的称谓,一个历史的符号,一个不幸的代名词,它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上。
文革后期,国家一系列的整饬和治理,闹罢革命复了课,恢复了正常的学校秩序,恢复了高考。但是这些都已经是我们进入成年壮年的事了,离当年太久太久!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的青春是无法挽回的,尽管少数同学又幸运地考上大学,但已经是七十年代中后期,许多同学甚至是结婚后抛家弃子去攻取那个该死的大学文凭,更多的同学则是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在忍饥挨饿中当农民、当工人、当小学代教、当兵吃粮,各讨生计,各奔东西。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同学们才在经历过曲折和痛苦的上山下乡、回乡劳动等磨练过后,大多数同学才当上了正式工人、民办教师、基层干部等,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开始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匍匐着、跋涉着、前行着。求生的*在鼓励着我们熬过一天天、一年年。府中分手的四十多年,已经是人生多一半里程。今天,我们由当年的小青年变成了年过花甲的枯藤老树和残花败柳。但我们这代学子,却经过几十年的拼搏,把老三届这个不幸的名字换成了一个荣幸的称呼。所谓“荣幸”是因为:我们是经过极其艰难困苦生活磨练的一代人;我们是国家在重大挫折和转折中勇于担当的一代人;我们是两个世纪转换前唯一的接受过正规的、持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一代人;我们是在农业、工业、教育、医疗、科研、国防或党政机关单位的第一线,为祖国、为人民清清正正、勤勤恳恳劳动过,并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一代人;我们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迎接新时代的一代人。
今天我们大多数同学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儿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我们是尝遍人间辛酸苦辣后,迎来幸福晚年的一代幸运儿。所以我们老三届是不幸的,却又是最幸运的一茬人。
同学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相聚,一起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相互倾诉、相互祝福、相互勉励,乐融融、情绵绵、意悠悠。我们感恩苍天在风雨中、在万钧雷霆中生成了我们这一届老三届的人,成就了我们的家庭,由我们又生出了一代人、两代人。
同学们,今天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我代表我们老三届高中部的学友们,用四个感谢和四个祝愿来表达我们此时此刻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首先感谢这次老三届联谊会的组织者们:贾亮晓、王爱清、杨忠林、高煊等二十多位同学,是他们一个月来的紧张工作,不辞辛苦,联系人、安排吃、住、行,精心组织这次活动,为我们创造和搭建了这个宽广舒适的交流和相会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今生今世难以忘怀的聚会机会。其次是感谢府谷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为我们学生代表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马*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今天又派出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杨艾霞,县政府雷晴初县长出席我们的联谊会,这充分体现了府谷县党政领导尊师重教的远见卓识和精神风范。第三是感谢府谷县教育局和府中的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他们为我们回访母校、感恩母校活动提供了热情的服务和积极的配合。第四是感谢教我育我的老师们,是你们同我们一起度过那些苦难岁月,是你们打开那把充满爱心的伞,为我们遮阳避雨,呵护我们一路走来,是你们这些如父如母的慈祥教诲,传道授业解惑,使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立身处世,学会了感恩图报,报效祖国和人民。
所谓四个祝愿,即:衷心的祝愿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和府中的各位领导同志们生活快乐,工作顺利,诸事遂意!
衷心的祝愿各位老师们,身强体健,岁岁平安,福寿绵长!
衷心的祝愿全体老三届的学友们,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克服消沉,乐观向上,老有所为,为祖国和人民尽最后一点绵薄之力。
衷心的祝愿在座的所有同志们,东江宾馆为我们提供热情周到服务的工作人员和朋友们,生活愉快,家庭幸福!最后献上一首小诗:
相会府州又值秋,同窗生路各千秋。
轮番乌兔依山落,几度荣枯逐水流。
以眼还牙徒结怨,追名逐利自添愁。
襟怀开阔临高处,休管冬春与夏秋。
最后,衷心预祝府谷中学老三届联谊会圆满成功!
(2014年9月)
作者简介李涛,男,汉族,1947年2月生于陕西省神木市万镇西豆峪村人,197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参加工作,大学专科学历。
一、在职简历
1954.06-1968.04 上小学、初中、高中((其中1966府中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留校,于1968年4月离校)
1968.05-1970.08 回乡参加劳动
1970.09-1973.03 神木县铁厂工人(其间:1972年6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04-1976.01 神木县团县委副*,主持工作
1976.02-1979.07 神木县栏杆堡公社党委副*
1979.08-1982.08 神木县革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1982.09-1983.11 神木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1983.12-1986.03 中共神木县委副*(其间:1985年8
月取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北大
学专科毕业证书)
1986.04-1987.04 中共佳县县委副*
1987.05-1988.12 神府煤田开发经营公司办公室主任
1989.01-1989.12 榆林地区煤炭公司经理
1990.01-1995.01 府谷县人民政府县长
1995.01-1995.08 中共府谷县委*兼县长
1995.09-2000.06 榆林地区行署副专员
2000.07-2004.06 榆林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2004.07-2007.12 中共榆林市委副*
二、退休简历
(一)市级社团任职
2007.06-2012.06 榆林市诗词学会第一届会长
榆林市诗词学会《榆林诗刊》主编
2007.12-2014.05 榆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三届会长
2012.06-2018.11 榆林市诗词学会第二届会长
榆林市诗词学会《榆林诗刊》主编
2018.11-至今 榆林市诗词学会第三届顾问
榆林市诗词学会《榆林诗刊》主编
(二)省级社团任职
2008.12-2012.11 中国散曲研究会常务理事
2012.12-至今 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
2009.09-2013.12 陕西省散曲学会副会长
2013.12-至今 陕西省散曲学会顾问
2010.03-2014.06 陕西省诗词学会第四届副会长
2014.06-2019.04 陕西省诗词学会第五届副会长
2019.04-至今 陕西省诗词学会顾问
(三)国家级社团任职
2010.05-2015.08 中华诗词学会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
2015.08-2020.11 中华诗词学会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
2015.11-2021.07 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委员
2021.07-至今 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顾问
三、文化成就
主编《榆林历代诗词全集(九卷)》,与徐耿华先生合编《陕西当代散曲选》一至五集,与李能俍先生合著《李涛李能俍散曲选》,主编《神府煤田开发建设大事记》等。散曲作品获全国第三、四、七届“华夏诗词奖”,诗词作品连续获2021年度和2022年度中华好诗词“综合评议奖”及年度“网络人气奖”,诗词曲作品入选《中华诗词二十年选萃》《中国当代散曲大典》《中国当代散曲三百首》《当代散曲百家选》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