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é
湖光秋月两相和,
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èi mó
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 shuǐ cuì
遥望洞庭山水翠,
bái yín pán lǐ yì qīng luó
白银盘里一青螺。
字词注释
洞庭: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两相和:湖光、月色融为一体。和,和谐、交融。
潭:指洞庭湖。
镜未磨:古代的镜子一般用铜做成,经常磨才能够光亮照人。这里用未磨的铜镜比喻水面平静而迷蒙。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比喻洞庭湖。
青螺:青黑色的田螺。又可能指一种青黑色的螺形黛墨,古人用来画眉。这里用来比喻湖中的君山。
诗词译文
湖光和秋月相互映照如此和谐,平静的湖面好像还未打磨的铜镜。遥望洞庭湖与君山一片青翠,好似白银盘中托着一枚青螺。
特色赏析
夜晚,诗人远眺洞庭湖。在皎洁月光的辉映下,平静的湖面好像一面还没有打磨的铜镜,明亮而又迷蒙。秀美的君山点缀其中,仿佛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摆放在镂刻精美的白银盘子上。
全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近望水月交融,湖平如镜;遥望洞庭山水如银盘青螺。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把洞庭美景独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读来饶有趣味。
赛诗故事传说
有一天,刘禹锡、元稹、宗楚客三位诗人在白居易家中聚会喝酒。当谈到三国和晋代的兴亡史时,四个人都有很多感慨。于是,他们商量每人写一首有关金陵的怀古诗,看谁写得好。
刘禹锡倒了一杯酒,边喝边想,酒喝完了,一首七律诗也就出来了。白居易拿过来一看,惊奇地说:“你写得太好了,这就像咱们四个人一块儿去龙王那里求宝,你第一个到达,得到了龙王最宝贵的龙珠,剩下的龙爪、龙鳞,我们要来还有什么意思呢?”白居易、元稹、宗楚客三人因此就不再写了。
这首诗就是刘禹锡的名作,被誉为“唐人怀古绝唱”的《西塞山怀古》: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后人评价:“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