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段落意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四年级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23 01:28:13

四年级上语文语段阅读(一)

1. 课内阅读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 )像车轮一样。

(1)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果然 突然 当然 竟然

(2) 表示“看”的词语很多,请写几个。

(3) 选段中画“一”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 纪昌是怎样练习把小东西看得很大的?在选段中找出来。

(5) 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 阅读理解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 , 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1) 下面的词语是对官绅的什么描写?请选择填空。(填序号)提心吊胆( ) 吓得面如土色( ) 磕头求饶( )

A.外貌 B.动作 C.语言 D.神态 E.心理

(2) 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 联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西门豹是否真的会像对待官绅头子那样把那些官绅都投进漳河?②西门豹的用意是什么?

(4) 发挥想象,写写那些官绅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怎么做。

3. 课内阅读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

(1)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从这句话中你看出梅兰芳是一个 的人。

4. 阅读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一)

此时的*才真正体会到“ 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chóngzhòng)分量(liangliáng)。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nánnàn)和屈辱中(拯救 挽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列)火一直燃烧在*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题)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洪亮响亮)回答。

(1) 给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音。

(2) 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3) 此时*的心情是 的,他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4) 结合课文的事例说说“中华不振”的含义。

(5) 联系课文和下面的诗句,说说*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大江哥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6) 说说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呢?说说你的理由。

5.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延安,我把你追寻》(节选)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选择“破旧的茅屋”代表 “温热的土炕”代表 “老牛破车”代表 “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

A.延安精神。 B.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C.过去贫穷的生活。 D.革命战争中紧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

(2) 诗人先要“永远告别”“毫不犹豫丢掉”,而后又“忘不了”“不能丢”,是否矛盾?这样对照鲜明地写,想表达什么呢?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