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186页)
在乱世纷争的时代,事态百变,人才辈出。太平时期,歌舞升平,人们都闲得没什么鸟事。就是人才,也没有用武之地。大家都吃饱了,娱乐娱乐,声色犬马,实在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事业。哪有在乱世纷争时的激情荡漾,轰轰烈烈?然则,乱世却不是人们所希望的,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命悬一线,时时都为活命而奔走,谁个愿意?然而,说起这些经历和故事,则眉眼飞扬。说者唾沫横飞,听者聚精会神,因为故事实在是精彩。而处在乱世的人,大多是愁眉不展,忧虑万千。但是,也有叱咤风云者,意气风发者,于黑暗中开创光明,于纷争中开拓太平。这不是太平时期的人喜欢动乱、厌弃太平,实在是人心好动而不好静。虽然没有战争,但是还有各种体育竞技,如同球迷为足球之疯狂。人们习于奔波,而不习于长期处于安逸宁静之中。长时间的安静容易让人躁动、让人发疯,适当的运动和吵闹可以缓解人们的身心压力。盯着一个具体的实物看,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幻觉,倏忽的景物变化可以让人放松,如同坐着高铁向外看。这就是人性,并不是人们喜欢战争,喜欢流血,喜欢残酷,没有道德意义上的是非善恶。看战争片,赞叹正义与英雄,并不代表赞叹血腥。这是人们的感情需要,并不是说爱看战争片的人就是个变态。人们可以从*戮中得到快感,也在*戮中产生恐惧。观看者或者冷漠,或者怜悯,或者痛快,或者恐惧,或者悲痛,这是由观看者代入的角色而决定的。对于敌人的怜悯,就是对于自己和朋友的残忍。对于敌人的残忍,就是对于自己和家人的保护。这就看你站在谁家的立场上,站在敌人的立场上,就是对己方的背叛。人们喜欢阅读《三国演义》,往往也会预设自己的立场。《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的人物,很多的集团,可供人们的选择。在利与义面前,也有很多选择,有人选择利,有人选择义,有人先利而后义,有人先义而后利,有人选择大义,有人选择小义,不一而足。总之,喜欢阅读《三国演义》,是人性使然。人们喜欢在事态变幻中徜徉自己的思绪,在历史与虚幻中漫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