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好就好在半吊子们给它的那几个罪名:“捏造历史”,“张冠李戴”,“脸谱化”,“斗将、兵力浮夸、呼风唤雨不真实”。
正是因为这些,才让小说好看,才让人们爱看、爱讲,现代社会还包括了一个爱玩。
正是因为兴趣,才让人去啃枯燥无味的史书了解三国。
而且,这几条里面,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平衡“历史性”和“趣味性”上面做得最好的,有的地方甚至为四大名著之魁首。
一条条说。
1. 捏造历史三国演义有没有自我发挥?当然有。
但是该打的仗都会打,该赢的赢该输的输。再想让刘备赢,也不可能凭空让关羽干翻曹仁怼掉吕蒙来。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真难,说把岳飞写死了不痛快,就弄了个岳雷北伐,把金兀术骑屁股底下过过干瘾,这类现象在历史演绎小说中比比皆是。
而三国演义,你把发生过的战争以及胜负拿到历史书上对,【基本上】是没有错的,顶多是夸大了胜利结果,或者多描写一些失败方的勇敢和悲壮。神如诸葛亮,北原渭桥的失败也忠实地写下来了,该过不了陈仓,再有千奇百怪的招也得被一个没描写过的郝昭挡住。作者个人的发挥是不怎么影响结果的,比如赵子龙单骑救主,这本来是有记载的,作者进行了一番想象,把过程写得扣人心弦,但是这场仗的结果还是刘备落荒而逃,这作者不会改,赵子龙再勇猛,也不能锤*百万兵。
而且有些时候,读者以为是捏造往往是自作聪明。常说演义黑曹操,然而曹操的事迹恰恰还往往都是在历史上有影子的——读者自己不知道,罗贯中也很无奈啊。
清华、北京大学双名校学霸美女解读《三国演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文末有福利哦
2.张冠李戴这个往往根本不是问题,而是读者反而感受不到作者的巧妙。
比如曹操进攻吕布的时候,综合裴注,有好几种记载,一会儿吕布定计,一会儿去求救,一会儿出去断粮,直接看史书会觉得乱七八糟,但演义就把它们很巧妙地串在了一起,调整了时间地点和顺序,让前后的衔接变得自然通畅。你在读这里的时候,感觉到了突兀和不正常了吗?然而在史书中,它们是支离破碎的——这种浑然天成的移花接木,赞赏还来不及,怎么可以批判呢。
空城计,也如前所言,是有记载的,只是裴松之认为不实。但这段故事经过润色之后非常精彩,就被留下来了。罗贯中可不是草包,他觉得不靠谱的史料他是会选择放弃的。比如马超飞扬跋扈被关张教训了的那个传说,这其实很适合加工来表现关、张、马的性格,但是关羽根本不在成都,罗贯中也就不用了。
3.脸谱化这个常常被拿出来批判,说演义把人写得不像人,但我却觉得这恰恰是演义的功劳,演义的目的与其说是真人描写,不如说是让我们记住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拥有共同的想象。而为了立住这种文学形象,势必要着重描写其最鲜明的性格。
关羽骄,张飞躁,赵云沉稳,这些性格没被史书明确描述过,但是加上之后,在没有带来太大问题的前提下,为许多情节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让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了明确的逻辑性,这是很了不起的。
而且,这些性格让人物形象变活了。我们一说高宠、李元霸,第一反应就是“能打”,但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呢?想不出来了,能打的人多了,是五大三粗的还是猿背蜂腰的?是诙谐有趣的还是严肃正经的?是一脸正气的还是獐头鼠目的?说不清。但一说三国人物,比如张飞,那就是个大嗓门,大胡子,瞪着双眼,黑灿灿的一张脸——因为这家伙是个一言不合就吹胡子瞪眼的急性子,这个形象也就很容易想象到了。
从古代的连环画到现代的游戏,一画这些形象,总免不了受到这些性格描写的影响。实际上关于张飞的形象,恰恰还有完全不同的说他是个小白脸形象的记载(虽然不怎么靠谱,可以追溯到杨慎),但是这种形象和急躁的性格对不上,对不起,人们不认。
被赋予了不同性格之后的形象才是鲜活的,才是能够让不同的人产生共同想象的作品。你随便找个哪怕是不认识字的中国人来,他也能给你把关张诸葛说出个七七八八,换别的时代的别的英雄人物可能么?
光说好汉力气大能打是没用的,你可以说我可以说大家都可以说。要给他安排上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打虎这种具体的事情才能让人物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同样,光说“莽汉”没用,要想塑造“性子急”,就要有性子急的事情来,“我去屋后放把火,看他起不起!”当年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模仿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人提,但大家都知道是张飞。只有有了自己的性格,以及独特的事迹展现这些性格,人物才立体、鲜活。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是水浒和红楼,但三国也不落其后。尤其是不要忘了,三国写的可都是真人真事儿,是不能天马行空地随便发挥的,属于每个人的舞台相对很有限。
4. 不真实这恰恰是我最喜欢三国的一点,就是它把“不真实”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不出圈的程度,做到了艺术化和真实性的高度统一。
只要是小说,当然就不真实,要真实看什么小说呢?小说本来描写的就是人们想象的世界。
真实的战场是什么样呢?没经历过,但怎么着也不会是这边一将那边一将大战五十回合,带的兵全是拉拉队。
——但是,这么写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