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茅庐而不入的是谁的故事,三顾茅庐而不入说的人物是谁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1-31 21:02:35

错遇伯乐犹如明珠暗投

------品《三国演义》人物:吕布.陈宫

二五眼看世界

最近颇有兴趣地翻看起《三国演义》来,每次读都有受教心得,很多时候感慨书中好多人物的性格、经历和结局。乱世造英雄、乱世出人杰,东汉末年这座破败的历史舞台,走马灯似的为有雄心胆略的人,创造了展现自己本领的机会。成功的人自有他成就基业的道理,而失败的人却有着警示后人的重要意义。


三过茅庐而不入的是谁的故事,三顾茅庐而不入说的人物是谁(1)

笔者每次读到白门楼缢死吕奉先时,每每都有所感慨。可憎吕布有勇无谋落个身首异处、可叹陈宫义无反顾的情愿付死。吕布,在《三国演义》前期中最有机会称霸并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不但长相出众、武艺高强,在三国武将中公认的第一人,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称。从*死自己第一个义父丁原开始追随董卓,此时他已经踏入了权利的中枢,因儿女私情中了王允的连环计,利用貂蝉左右逢源又*死了董卓(第二个义父)。这时的吕布还在朝,和王允携手可以共扶汉世江山,留得千古美名。怎奈被李傕、郭汜叛乱击败退出了长安城,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四处投靠。笔者猜想此时的吕布深感自己的智力值不够,需要有辅佐的智囊帮助自己,正巧陈宫来投,给自己出了几个好主意,帮助吕布得过兖州、徐州等地重新打下一片天地。按理说吕布此时根基尚不稳固,徐州不过是从刘备手里抢过来的,外面还有曹操、袁绍、袁术、刘表、孙策等几大势力,都在互相尔虞我诈的抢夺地盘,吕布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及远景的规划,可惜上天的安排是公平的,人长的漂亮武艺还高强,那智商就要缩水,本可以东山再起,可惜又落个昙花一现满盘皆输。吕布的败败在他刚愎自用、反复无常,谋眼前小利得罪了袁术失去了外援。听妻言龟缩城中、多次不从陈宫的计谋终成困兽之局。吕布的败还败在他不纳忠言而偏信阿谀奉承的谄媚之话,陈珪、陈登两父子每天都在吕布面前拍马逢迎吕布,最后中了陈登诱骗之计失了徐州和小沛。吕布还有一败,败在对自己属下武将的苛刻、薄施于恩,大战之际侯成、宋宪触犯违反军纪,受到吕布的责难,两人因此绑了疲惫的吕布献了城门投降了曹操。吕布之死确属咎由自取,而陈宫义无反顾的在曹操面前求死,就有些让人唏嘘感叹了。

三过茅庐而不入的是谁的故事,三顾茅庐而不入说的人物是谁(2)

陈宫、字公台,《三国演义》前期曹操刺*董卓未遂,逃到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手下抓住。陈宫起初认为曹操有匡扶汉世的志愿,愿意弃官和他一起打拼一番事业。哪知曹操生性多疑,*了吕伯奢全家,并且发表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千古名言。陈宫觉得此人乃“狼心之徒”,于是弃曹而去。又几经周折,最后才选择了吕布。

三过茅庐而不入的是谁的故事,三顾茅庐而不入说的人物是谁(3)

从直观感看陈宫这出“捉放曹”,表明这个人明理晓义、敢作敢为、负有正义感,毅然与“奸雄”曹操划清界限,是坦荡君子的所作所为。可投奔吕布实属不是明智之举,从为人、做事、成就等方面比较看曹操不比吕布强了多少倍。曹操胸怀大志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开始,一步步稳固打拼自己的地盘:战兖州、*吕布、灭袁术、收张绣、平袁绍统一北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师出有名征讨四方,吕布当年也曾在长安挟制过天子汉献帝,但自己都没有好好利用与之失之交臂。曹操礼贤下士属下谋士众多: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等,这些人不比陈宫智谋更厉害,还看不出曹操是“奸雄”却还要顶力追随?所以说陈宫投吕布不单是明珠暗投,也为自己悲催结局埋下隐患。陈宫在吕布身边时,难道没有好好分析吕布这个领导的巨大缺陷吗?吕布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绝非将才,贪酒好色、见利忘义、反复无信、不听忠言难成大事。此时的陈宫为什么不离吕布而去?笔者以为陈宫是胆怯别人笑话他,吕布此时已经失势他再离开,怕自己落个不忠不义的名声;另外他对曹操有复杂的心情,悔当初弃曹操而去,自己的一身才华无用武之地。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陈宫就过于迂腐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陪吕布这样的家伙,自己能落个什么好结局。


三过茅庐而不入的是谁的故事,三顾茅庐而不入说的人物是谁(4)

“空负栋梁材”,陈宫选错了领导、又不肯跳槽,满腹经纶付之东流,令人叹息不已。曹操有留他之意、他宁死不回头,只是希望能善待他的老母和妻子。临刑时,曹操和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泪。可笑吕布最后向刘备求救,刘备内心中是最恨吕布的,其次吕布还要认曹操为干老,这样的猛将再归了曹操,曹操的势力会更强大,于是刘备神补刀:“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要了吕布的命。

《三国演义》中出场的人物很多,笔者挑出这两个人物想诠释两个意境。一、作为领导者不具备统辖全局、高瞻远瞩的能力时,应该低姿态地听得进下属的劝谏之言,对的、有利于全局发展的可以吸收采纳,而为一已之私不纳良言的,失败的还是自己。这一点刘备就做得很好,刘备自出世以来,白手起家始终没有立锥之地,他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与关张赵云结拜,三过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这才在篇幅过半时自己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所以说无论是治国、还是经营企业人才的利用是根本。

三过茅庐而不入的是谁的故事,三顾茅庐而不入说的人物是谁(5)

二、做下属的跟对人是关键,《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名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领导者不具备才干、也不能知人善任、任人唯亲,下属盲目的追随,瞻前顾后的舍不得离开,结局可想而之。历史上的名将岳飞,就是典型的愚忠典范。赵构、秦桧想害死岳飞的心早已有之,岳飞能没有洞察吗?但岳飞却不能像韩世忠、张俊一般全身而退,在莫须有的罪名下惨死风波亭。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