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塬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万籁俱寂的月夜,凄婉的箫声在夜空中弥漫。箫声与月光相融,楼宇被月色所染。纵然是丹青妙手,也难绘成这一幅清幽的箫声月色图。一个“咽”字,将哀婉清幽、如泣如诉的箫声音韵,刻划得惟妙惟肖。好一支神来之笔!非“咽”字不能传箫声之神韵。
在幽幽箫声中醒来的秦娥,面对皎洁明月,伤感与惆怅一齐袭上心头。孤身一人独处高楼空房,与谁把盏?与谁言欢?
“梦断”二字,可作睡眠中的梦断解,也可作生活中的梦断解。梦断秦楼,意境凄凉,一轮明月成了秦娥寄托情思的唯一景物。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这起首两句写得实在太妙了!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枝柔软低垂,微风轻拂,尽显婀娜之貌。借青青柳色,隐含了秦娥的万千柔情和无限思念。柳色如旧,人却劳燕分飞,回想起昔日与恋人在灞陵离别的情景,挥之不去,拂之还来。一个“伤”字,将当时秦娥珠泪洒面、话语哽咽的悲戚情景,刻划得入木三分。离别本已苦楚,而分手的地点偏偏是在灞陵,那一份惆怅、那一份伤感、那一份凄凉,真是使人柔肠欲断!词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让人为之而倾倒!
“乐游塬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秋风萧瑟,古道落寞。日复一日的苦苦等待,时时刻刻的翘首以盼,却始终是杳无音信。这“音尘绝”三个字,囊括了秦娥的所有离愁别绪,还包含着绝望之意。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干燥寒冷的西风,即将坠落的夕阳,这已够让人感到苍凉了,而无声的陵墓,静静地躺在呜呜作响的西风中,在血色残阳的映照下,更显得肃穆与悲凉。那古旧斑驳的汉家陵阙,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世事的无常、人生的短暂、富贵的虚幻。
这阕《忆秦娥》词,写得既清丽婉约,又悲壮豪放。诗中有画,画外有音,堪称千古绝唱!
~~~~~~~~~~~~~~~~~~~~~~~~~~~~~~~
灯下独吟
山谷清音
料峭春寒感触多,孤灯相伴赖书桌。
谪仙自有生花笔,千古一阕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