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指哪个方面,衣食住行是谁提出来的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1-31 22:56:26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19年9月30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林毓瑾 陈苏雅 施冰冰 战旗 刘婷)新中国70年,伟大历程彪炳史册,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启示弥足珍贵。深圳新闻网小编试着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用小切口梳理大历史,用小故事讲述大时代,向您呈现一幅丰富、生动、立体的人民生活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

【衣】70年,中国人衣着渐成“流动风景线”

服饰从古至今便一直是时代社会的缩影,其结构与款式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推广胡服是由于战争方式的变化,为骑马便利;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子们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开始强调自我个性解放,于是就出现了褒衣博带的流行时尚;而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既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

由此可见,服装服饰的每次变化都反应了当时的社会图景、人文状貌,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们从“干部服”“列宁装”,到近乎一样的蓝绿灰着装,再到现在的“破洞裤”“一字肩”等多元化时尚……衣着服饰的变迁体现了我国社会的革新,让我们看见了新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

衣食住行是指哪个方面,衣食住行是谁提出来的(1)

拼版照片:上图为1957年,天津市缝纫供销社职工在用旧大褂改制当时女性流行的服装——“布拉吉”(俄语“连衣裙”的音译)(新华社记者梁一丁摄);下图为2019年6月20日,天津工业大学针织与针织服装系教师匡丽赟在学校教室使用服装企业废弃的旧面料进行创作(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举进入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中国纺织工业的贸易顺差,由2000年的391.5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2646亿美元,而同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顺差为5945亿美元,占据近半壁江山。中国纺织工业在世界范围后来居上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形成“衣被天下”的大格局。衣服的生产增长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只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由此可以窥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衣食住行是指哪个方面,衣食住行是谁提出来的(2)

拼版照片:上图为1958年,在山东省高唐县,一名纺织工人用土制纺纱机纺布(资料照片);下图为2019年6月25日,在山东省高唐县超越纺织有限公司,工人田桂兰在操作新一代智能细纱机进行石墨烯纱线的纺纱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中国近年来出现了街拍文化、汉服文化、萝莉文化等,这是展现了人们对于衣着服饰有着和以往不一样的需求,不再只是穿的暖、足够穿,更多的是要穿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管仲曾经说过: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衣服就是一面镜子,人们的精气神和生活变化都能在上面体现出来。一组数据显示,五年间中国买手店从70余家发展到500余家,增长了6倍多。买手店的城市分布也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在消费升级带动下,消费者希望买到个性更鲜明的时尚产品。

今天,在中国城市的街头既能看到身着吊带裙,脚踩高跟鞋的都市丽人,也能看到“仙气飘飘”的汉服爱好者,还能看到身姿挺拔穿着西装的白领。中国的衣服消费已经从生存型向多元化、个性化升级。70年,服饰的转变见证了一个越来越富足的中国,见证了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中国,见证了一个越来越自信的中国。

【食】70年,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吃喝”已非家庭支出大头

民以食为天,“食”作为补充生命活动的“燃料”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评价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标准,恰恰也与“食”密不可分。

70年,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火锅烧烤小龙虾任你选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超过60%,农村的更高;到2018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4%。70年来,降幅超过一半。恩格尔系数作为判断一个社会生活水平高低的根据,记录着新中国70年的点滴变化。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吃喝”不再是家庭支出的大头,也意味着人们不仅可以“肆无忌惮”地吃吃喝喝,还可以疯狂地“买买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提出了更高要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往往也更让人难以抗拒。火锅烧烤小龙虾作为当代青年人的“最爱”,已独得恩宠许多年,尤其是小龙虾。每年夏季,是吃小龙虾的旺季。据部分媒体不完全统计,光南京一个城市每年的龙虾消费量都超万吨,而北上广深蓉5个城市,小龙虾门店数均超3000家。此外,据2019年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3690亿元,占据了第三产业产值的主导地位。这种巨大的消费力带动了小龙虾养殖业的发展,到2018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已超163万吨。

衣食住行是指哪个方面,衣食住行是谁提出来的(3)

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的下降直接将人们的“食用”水平由果腹推向了火锅烧烤小龙虾……想吃啥吃啥的对岸。

近段时间,爆浆蛋糕、冒烟冰淇淋、脏脏茶、珍珠吐司面包、自热小火锅等一系列食物通过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平台大热后,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捧的网红食品,这也恰恰证明了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食物品味不止停留在对“米面”的热衷上。当然,在“食”方面的追求中,除了种类与口味,中国人也更在意是否健康了。

吃糠咽菜的年代渐渐走远,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的“新美食天下”正大跨步走来。

70年,钱包越来越鼓,饭吃得越来越健康

深入剖析70年来,中国社会在“食”方面的变化,其根因还得归结到收入水平上。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达到2822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1956年实际增长28.5倍,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比重降到30%以下。

此外,近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为人们朝“吃得更安全、更健康”方向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衣食住行是指哪个方面,衣食住行是谁提出来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