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下降受挫,是因为高二的孩子们都懂、都能、都在拼命冲刺,拼命提升自己吸取学习养分,而班级其他同学们进步更快。
好比赛道上别的赛手在飞奔,这位女生按自己能达到的正常速度前行。对比飞奔的参照物,就会发现自己在倒退。
用到学习上,是一个道理。
孩子自信心受到打击了,她下意识的想给自己找一个缓冲的、停下来的理由,所以她“不想学了”。
但也要警惕,有些孩子就此“躺平”。
我妹妹的小儿子,初二下学期前,学习成绩一向很好。
特别是数学,每次考试120分卷面拿分都没有低于过115分。
语文物理都很好,英语稍弱。
整体成绩进所好点的高中,完全没问题。
在小儿子初二那一年,我妹夫因炒股买回家了一台台式电脑。从此,妹妹家两个儿子的人生开始发生转折。
家里两个儿子不知不觉中也迷上了电脑。和同学QQ聊天,天天组队打电脑。
最后导致无心学习,后来甚至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
而我的妹妹和妹夫都没能意识到孩子沉迷网络,网瘾问题的严重性。
最终,两个本很优秀的孩子,稳妥进重点高中的大儿子只考到了实验高中。好在大儿子还有一定的自控力,高中三年没有完全沉沦,最后考到了一所二本。
大儿子大学毕业,闭门在家一年。通过努力,今年成为了一名在校研究生。
小儿子在初二下学期开始无心学习,妹妹妹夫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对孩子进行有力疏导与引导。
小儿子初三一年直接躺平,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从薄弱科英语开始影响所有科目,整体学习成绩一泄千里,最终只能无奈去读了职高。
小儿子职高毕业,去寻了所学校,用孩子的话说,就是勉强混了个文凭。现在这孩子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很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但也无奈自己没能把控住自己学习的阶段。
妹妹夫妇也是懊悔了很多年。
我们作为父母,需得密切关注自己孩子的每个学习阶段状态状况。
在还没有健全判断力、与自控力的孩子,出现不对苗头的初期,就能发现,寻找方法帮助孩子。
成为孩子中途的“加油站”,给孩子燃料和养分,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思想思维和价值观的架构。
孩子通过学习,经历,印证和不断扩充自己的认知、价值观,最终形成他自己的思想认知模式,更好的去面对自己的未知。
三、智慧型家长那么,直面“高二女生成绩下降,不想学了”这一问题,我们作为家长需要怎么做呢?
1、坦然接受,并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温柔有边界。
正如本文中开头部分所说。
对孩子说:“好的,宝贝,你很努力,我知道你累了,”
(1)、用自己温暖的怀抱拥抱她,接纳她。
让她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和无条件的爱。
父母内心深处真的这样想,行动要真心这样做。
(2)、不谈学习。
只交流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话题。
聊喜欢吃的那道菜,喜欢的电影,追过的明星;自己或孩子小时候的趣事、糗事;曾经旅行时走过的风景,实现的和正在实现的梦想;
交流自己和孩子得意或失意事情中获得的感受,成长;看过的书,喜欢过的作者;受过的挫折,遇见的欢欣鼓舞的人和事……
让孩子知道,她的妈妈也是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或平凡,或坚毅。
轻松的话题中,不知不觉一点一滴的输出自己的人生态度,观念。
这样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渗透进入孩子的思想。
让女儿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不以学习好为标准。无论怎样,妈妈都无条件的爱她。
无条件的爱,能让孩子产生足够的安全感。
保持温柔有边界,让孩子理解认同,不偏航。
当孩子再次面对自己遇到的人生难题时,会有底气迎接它的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2、给孩子时间,等待她再次出发。
说实话,如果孩子真不学习了,彻底躺平,作为父母的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要知道,控心是最难做的一件事。
人的大脑和心是一体的。
大脑指挥心脏,心脏影响大脑。
但大脑的思维走向又是有迹可循的,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向,这就不得不说从古人开始,就长谈不衰的话题:“人性”。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除了性本善,人性中,天生还有一种“向好”的心。
我在今日头条,看到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写的文章,她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她带高二,班里除了小部分学生有学习意识,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擅、不爱背诵文言文。
高中阶段,语文老师们一般要求学生学完本节课,就能当堂背诵所学课文。
有一天上课,这位语文老师讲解完一篇文言文第一二段后,留下半节课时间给学生们背诵学过的两段,并且要求两天后的语文课上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到了那天 全班仅有两位学生能背诵。
老师生气了,很严肃的对全班学生说,“今天这堂课就只完成背诵作业。而且每个同学只有两次被叫到名字的机会。如果第三次还不能背诵,以后都不要再找我背课文了”。
令这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十五分钟后,很多学生来背诵课文。
而且有一位映象中,最不爱学习的男生,也来找老师要求背诵。这男生第一次磕磕绊绊不过关,回座位又去记背,并且再次找到老师,并最终背诵通过。
这位老师发文感慨:就算是心完全不在学习上的人,也是想“向好”的。老师想从此以后要用更多方式方法,去启动自己的学生,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行为。
“向好”心,人人都有。
提问中的高二女生,只是遇困难暂时性退缩,缩回到自己的“保护壳”里了。
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家长给她时间,给予她无条件的爱,她会再次勇敢出发。
3、协助孩子找到助力
孩子拥有父母给予的无条件的、温柔有边界的爱,内心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就有了再次面对挑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