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朋友告诉我,一般叛逆的孩子,都是成绩中等,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一些学生。
她说:那些孩子就是被父母宠惯了,没有自理能力,生活完全靠父母,学习一退步就摆烂、逃避、焦虑不安。
所谓叛逆:只不过是孩子在为自己的任性找借口罢了。
真正的叛逆,是敢于面对内心的恐惧,而非逃避。只有真正解开孩子的心结,把孩子从恐惧中拉出来,她就会涅槃重生,破茧成蝶的。
朋友说:面对叛逆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记住这三点:
01父母不要过于宠溺孩子少管、少问、少唠叨父母对孩子越好,孩子越是觉得父母欠她的。因此,在她们眼里,对父母根本没有尊重和感恩一说,她觉得父母对自己好是职责,是义务,是应该做的。
劝父母们,不要太把孩子当回事,更不要过于宠溺孩子,把她们保护得越好,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了自我,她们就没有思考难题和应对挫败的能力,遇到一点困难,就想不开,就哭哭啼啼,就要寻死觅活。
父母给孩子讲大道理,天天劝说,夜夜哭泣,孩子就越反感父母的行为,越想逃离家庭。
因为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讨厌的就是父母的唠叨,你的“苦口婆心”在她们眼里就是废话连篇。
只有她撞到南墙了,才会清醒,她没有依靠了,才知道父母对她有多好!
不要总是担心孩子吃没吃饱,穿没穿暖,有没有被人欺负?孩子没那么脆弱,有不开心的事,也能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看出来的。
父母过于担心,并不是一件好事!
适当放手,才是一种智慧!
02父母不要包揽孩子的一切,让孩子独立自强才是明智之举父母们记住,本该是孩子的事情一定要留给孩子做,她做不了,不会做,她自然会求助父母,她不求,父母坚决不帮。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独立、坚强、勇敢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怕孩子受苦、受累,什么都不让她尝试!她做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什么都不会,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妈没教我!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没有目标理想,慢慢就养成了惰性!能不做就不做,反正也不会,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父母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她的需求,就是一个无底洞,你永远也没有办法让她百分之百满意。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无前提的,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有原则和底线。不能说孩子提什么要求,父母就马上答应!如果所有事都有求必应,那孩子就会理直气壮地要更多、更难满足的东西。
该拒绝的一定要拒绝,毕竟孩子不知道是非对错,贵重与低廉,头脑一热,想要什么,一说出来,父母就马上就给!孩子没受过苦,又怎么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怎么感恩父母挣钱养家的辛劳呢?
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承担不起,父母满足不了的东西,孩子拼命要,如果父母一次不满足,那孩子就会记恨父母的。
所以父母们要记住,给孩子的宠爱要有度,孩子对父母,也是挑软杮子捏的,父母有威严,有方法,孩子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叛逆”,从而敌对父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