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三天不读书,便觉自己面目可憎。
孤独是人生常态,我们都应学会享受孤独,在独处时多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与书有关的诗词,无不体现出古人对读书的重视,喜欢读书并不是现代人的特有,而是我们从古至今的传承。由此,我们班开展了本次有关读书节的团日活动。
读书是永恒,亘古不变的传统活动,无论何时何地,书中的知识永远是无穷的。
读书,乃起家之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生动地阐述了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在困境中,读书可以开启智慧之门,让人找到摆脱贫困的途径。
古往今来,无数寒门学子通过刻苦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执着,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在富足之时,读书则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财富冲昏头脑,避免陷入骄奢淫逸的陷阱。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句话,提醒着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而读书正是培养这种高尚品质的重要途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总理的这句话,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读书更是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1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赏析: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因为那些勤于读书的人身上总会一种儒雅之气自然地流露出来,使他们看起来与众不同。正因为它概括出了读书人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所以才成为了有关读书学习方面的诗词名句,被广泛引用。
人生亦是如此。只有坚持学习不断积淀,才能成就你未来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场合的不凡谈吐与不凡气度。
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因为你的信念中有彩虹的出现,为了这一线希望你也要拼搏到底。即便走到最后你一败涂地。努力过了,该付出的都付出了,即便没有回报,你也无怨无悔,在这个奋斗.拼搏的过程中,也就是你最大的快乐了。人生成败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在世上,要不断拼搏,才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奋斗是没有止境的,成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能有泄气思想和享乐*。
人生在世,理想、追求,奋斗、拼搏,所谓有志、无志,有才无才,有德无德,成败荣辱,富贵穷通,苦辣酸甜,喜怒哀乐……都不过是一种感觉,渴望的不过是一份心情的惬意、欢畅。
02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经典评析〗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同学们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光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匆匆流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感叹着韶光易逝;而面对物转星移,如白驹过隙般的光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
时光会带走一切,时光也会给予一切,就让我们在花开四季的季节感恩时光的馈赠,采撷最美的诗意
03
《劝学诗》
宋代 ·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释
学:学问,学业、事业。
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轻:轻视,轻松放过。
未觉:没有觉醒;未感觉到。
池塘春草梦:东晋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歌咏南国早春的句子。
阶:台阶。梧:梧桐,落叶乔木。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