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面描写的概念和特点
场面描写(场景描写):对一个特定时间和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比如喜悦、温暖或悲怆、紧张,激烈、热闹。
需要综合运用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环境等多种描写,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景连续构成的。
2、区分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
【关联教材】
1.您猜怎么着?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节选自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场景描写:对别里科夫卧室的描写,体现了他封闭守旧、胆小多疑的性格特点。
2.《祝福》
初到鲁镇: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环境描写:写了雪的大而乱,渲染祝福前鲁镇忙乱的氛围。
听闻祥林嫂死讯后: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场景描写:写出了屋內的静,烘托冷寂凄凉的氛围,衬托“我”听闻祥林嫂死讯后内心的孤寂沉重。
结尾:
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场景描写:写出雪的大而猛,寄托我的哀,与鲁镇祝福的喜庆形成对比,现鲁镇人情的冷漠,深化主旨。
3、场景描写的分类:
(1)大场景和小场景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炮兽》(雨果)
(2)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
4、场景描写的作用
(1)给全篇“定调”;(出现在小说的开头)
(2)导引(铺垫)人物出场;(出现在人物出场前)
(3)揭示人物性格、心理; (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
(4)作为象征;(作为小说的主背景。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斗争的象征。)
(5)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其他位置)
【巩固训练】
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那时,我们一群孩子们自然会怀揣一盒火柴、一封鞭炮,游走千年夜里,游走在各乡邻家中,寻找小伙伴,燃放鞭炮。春节大家相互串门拜年,这时无论小孩单独行走,还是有大人在场,厚道纯朴的各个农家必是一视同仁,端出令小伙伴们欢喜的荷谷花、红萝工,让小孩们吃:大人们则每到一家必要端上三五个凉菜,喝酒、聊天,畅谈一年的收成,欢声笑语荡漾山间。
运用了场面描写,白描手法(2分),写了乡村春节的欢乐场面,表现乡村淳朴的民风,(1分)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1分)
【高考链接】
- (2023新高考Ⅱ卷,《社戏》)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①正面描写:依次写了社戏过程中的各种仪式,如选址、择日、开锣时的祭拜、开锣后"打加官"、戏目的安排等;
②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各色人物举止、伏波宫前的集会场面等,来衬托社戏的仪式感。
2、(2019全国Ⅱ卷,《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3.(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分析(6分)
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
②文本一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采访、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
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