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是一本集合了丰富多样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书。
这些故事包含了“传奇人物”、“创世神话”、“造物神话”和“战争神话”四大体系,包括了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仓颉造字”、“嫘祖始蚕”、“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著名的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美好想象和朴素纯真的愿望,还反映了人类的伟大智慧,从中可以知道更早期的历史影子,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1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神话是人类早期的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形式。《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辈生存发展及征服自然的历史,看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其中《精卫填海》和《神农尝百草》这两篇神话,《精卫填海》这篇神话讲的是: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很喜欢玩水,有一次去东海玩,不慎被海浪吞没了,但她的灵魂并没有散去,化做成了“精卫”鸟,它每天都衔石头、树枝来投入东海,想把海填平,不让海再吞没其它生命。
精卫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它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打动了我。就像我们现实世界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音乐家贝多芬,就算双耳失聪但仍坚持不懈创作了很多钢琴曲。还有科研人员邓稼先数年如一日的投入到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当中,后被称为“两弹元勋”。
《神农尝百草》中提到:在远古时代,世上有很多野草,有的有毒,有的没毒,人们经常因为食物中毒而死,神农为了大家的方便,决定自己一个一个尝,再记录下来。
神农这种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就像在疫情防控中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他们都是冒着自身被感染病毒的危险来帮助大家。希望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够永远的传承下去吧。
神话虽说是故事,但也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相似的人和事,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精华,将它传承和发扬,把好的变成现实,那些神话中不可取的就当作故事听吧。
2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悠悠五千年历史积淀着深厚且瑰丽的文化。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中国古代神话》,穿越到千年以前和古人一同感受神奇的自然世界,一起放飞想象的风筝,在有趣多彩的世界里探索外界的各种现象。
《中国古代神话》中从世界起源,到中国早期人类发展,又由民间奇异故事,再到想象中的神灵故事。有充满力量的古神盘古,有法力无边的女娲,有造福百姓的神射手后羿,还有许多先祖对中国人民发展的指导……在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神话故事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家喻户晓的《夸父追日》。
在北方的一座大山上有一位耳挂黄蛇,手拿黄蛇的巨人,名为夸父。一天,夸父在晒谷场翻晒谷物,他干得十分投入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太阳向西边慢慢下沉,而夸父的谷物还没有晒干,于是他大声对太阳叫到:“快停下!快停下!”可是太阳仍然向西边落下。于是夸父提起手杖,向着太阳迈开大步。夸父跑得飞快,很快就接近了太阳,但是离太阳越近就越热,夸父在路上把黄河水和渭河水喝了个精光,但还是不够,在前往大泽的路上,夸父就因口渴而倒下了,他死后的身体变成了大山,手里的手杖则幻化成了一片竹林,他相信以后还会有追日的人,于是变出桃林为人们解渴。
读完故事,我不禁感叹到古人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居然把自己对自然的想象编写成如此感人的故事,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的好奇和对无穷力量的渴望。其中的夸父不仅身强体壮、身材高大,而且还有这常人难以达到的坚定意志,他舍己为人、顽强不屈、永不言弃的精神让我无比的感动和钦佩。
这个故事也教育我,做任何事要专心致志、有始有终,面对挫折时也要不卑不亢,胜不骄败不馁。我也要向夸父学习他那无上崇高的精神。
3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生存发展以及征服了自然的历史,记录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这些故事流传千古,从《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到《羿射九日》,这些动人的故事将带你走入瑰丽多彩的神奇世界。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盘古开天辟地》,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远古时代,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像一棵巨大无比的鸡蛋,时光飞逝,这个大鸡蛋孕育出了一个叫盘古的神灵,后来盘古撑开了天和地,盘古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散向天空化成了满天星斗,点缀着美丽的夜空,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清风薄雾,汇成了美丽的人间风光。
以前,我做事遇到困难时,总想逃避,逃得越远越好。自从我读了《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以后,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有勇气和坚持下去的决心,只有有所追求,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再遇见困难时,我总会认真想办法去解决,坚持把事情做好!我也享受到了克服困难的喜悦!
《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精彩,每个故事都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有空你也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