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扁鹊治病里暗含了什么道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07 23:58:12

扁鹊治病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扁鹊治病里暗含了什么道理(1)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讳疾忌医”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神医扁鹊三次劝蔡桓公治病都被拒绝,最后错失治疗机会而病死的过程。目的是劝人有病早治疗,把握时机,不可忽视拖延导致严重后果,重点在于强调患病者的错误观念。但我们从扁鹊见蔡桓公劝治的细节上,是否能吸取一点教训呢?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次扁鹊见到蔡桓公时讲的话,“大王,你生病了呀!”直截了当,不顾及场合气氛,蔡桓公的反应是是什么呢?“寡人无疾”,并在扁鹊离开后对群臣说,“医生有职业病,总是习惯把没病的人说成有病,好证明自己医术高明。”对扁鹊产生了相当大的误解。

难道这个误解的责任只在蔡桓公一人吗?初次见面,本来是应该互相留个好印象,获取对方好感并取得信任的机会。可是扁鹊一句“大王有病”把气氛拉到尴尬境地。所以这样一个失败的第一次会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取得信任获得好感之前,不要向初次见面的人提供任何建议,往往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那么接下来的第二次见面机会,扁鹊又有怎样表现呢?

一见面,“大王,你的病更重了,不治会更厉害的”。结果,话不投机又被赶出来了,并没有吸取上次劝治失败的教训。尽管医生治病救人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与患者交流的方式值得商榷。所以扁鹊又失去了第二次机会,蔡桓公的病又耽误了更长的时间。

那么还有第三次,又是怎样的呢?

“大王,你的病更严重了,再不治可就来不及了”,神医的紧张急迫心情达到高点,但患者呢?反而因为没有症状而对医生产生更多反感。

成语故事里讲的寓意,大家都清楚,这里我不想多谈。我们从扁鹊劝说患者治疗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如果换一种交流方法,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假如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先不提他有病之事,只说:“大王身体康健是万民之福,愿大王万寿无疆,愿国家永享太平。今日有幸得到大王召见,别无报答,仅将一康身健体长寿之方献上,愿大王永葆青春,康寿万年!”

如果这样讲,首先肯定不会被赶出,其次,即便不会马上被信任,也可能对神医提供的长寿秘方感兴趣,随后让御医把关跟扁鹊聊一聊,未尝没有可能。退一步讲,扁鹊看出蔡桓公病症,当面不说,下来去见负责大王身体的大臣,详细说明大王病情,把功劳归之于他,也是尽了医者的责任!想来也不至于落个大王病死医生出逃的结局。

由此看出,无论什么情况,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我们能从“讳疾忌医”的成语故事里,不仅要看到蔡桓公为自己的昏聩不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要为扁鹊没有采取良好的劝治方法,失去一次很好救人的机会而惋惜。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是做事成功的关键,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我们都要认识到沟通方法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沟通技巧与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矛盾、促进和谐,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