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一移,兰博基尼;房子一动,揽胜运动;拆字画在圈中间,从此快乐每一天……
在中国,如果问有什么事能让普通人一夜暴富,想都不用想,不是中彩票就是赶上拆迁了。
开发商为了腾出土地盖房子,大多会让原先土地上的住户拿到一笔不菲的“安家费”,少的可以在稍远些的地段置办一套面积更大的新房,多的甚至足够在郊区买上一套别墅。
所以对于住在核心城区老宅里的人来说,拆迁无疑是大多数人心中最渴望听到的词语之一。
一辈子能赶上一次拆迁不容易,原住户们当然想多要一点。开发商为了尽快开工,拆迁补偿款一般也都是可以浮动的。
随拆迁应运而生的还有一个专用名词——“钉子户”,当开发商的出价没有达到拆迁户的心理价位时,有人就会赖着不走。
一天不给钱,我就一天不搬家,管你是停水、停电,还是推土机、挖掘机贴着我的房子施工,我就像钉子一样扎在地里,就是不搬,这就是所谓的“钉子户”。
你说他们是趁火打劫也好,见钱眼开也罢,反正总是让人心里不舒服,可是“钉子户”里也不乏有骨气的,他们要的并不是钱,而是守住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2007年,为了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名镇郑州的城中村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赵乡东史马村正是当年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开发商非常看好城中村的发展前景,在安置补偿方面比较大方,拆迁工作一开始进行的还算顺利。
唯一让他们头痛的,就是一个特别碍眼的“钉子户”。